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社会而言,经济发展赋予了文化新的内涵,尤其是对于艺术品市场而言,过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闭塞,中国艺术品市场并未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有的关注,然而,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实际上为中华民族留下非常多的文化瑰宝。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也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被认可和接受。然而,不得不承认,长期游离于主流市场导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管理模式、制度建设、价值评定体系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艺术品市场中也存在投机、炒作、假拍等诸多乱象,究其根源,这些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都在于中国艺术品市场没有统一、可参考的价值评定体系。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对艺术品价格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以书画艺术品为例。作者采用定量分析研究法,综合运用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别从宏观、微观、艺术品自身属性和法律规章四个角度实证分析了艺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对宏观因素的研究表明: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对艺术品价格的影响是显著的,具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对艺术品价格的影响为正,而物价水平、利率和汇率水平对艺术品价格的影响为负。从微观分析的角度看,消费者的自我认同需求、享乐需求和投资需求显著影响艺术品价格,并且这三者的影响都为正。从法律制度看,基础法规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艺术品价格会随着基础法规的颁布施行和修订而发生显著的改变。艺术品市场相关的管理办法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则因管理办法的不同而有差异。从制度方面看,与艺术品交易税收相关的制度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他制度的影响则不显著。艺术品自身属性的研究显示:艺术家对艺术品价格的影响显著,不同艺术家的作品的价格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艺术品上是否存在能够代表艺术家的标签也对艺术品的价格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存在标签的艺术品拍卖价格显著高于没有标签的。从艺术品的拍卖属性看,拍卖行对艺术品的价格影响显著,在不同拍卖行拍卖的艺术品,价格上存在极大差异;而拍卖所处的地区却对艺术品的价格没有显著影响,即在不同地区拍卖艺术品,价格上不会有差别;艺术品拍卖的年份对艺术品的拍卖价格存在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近期拍卖的艺术品的价格要显著高于过去拍卖的艺术品的价格。而从艺术品自身的属性来看,艺术品的大小对艺术品的拍卖价格影响显著,越大的艺术品,拍卖价格越高;艺术品的材料对艺术品价格的影响也十分显著,不同材料的艺术品,价格上存在极大差异;艺术品的类型也是决定艺术品价格的显著因素,不同类型的艺术品,价格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艺术品的创作年份对艺术品价格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创作年代越久远,艺术品的价格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