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自2001年正式拉开帷幕,至今已有近20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满足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行政审批局模式是在政务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进行审批职能的划转,由“协调”机构转为“实权”机构,是地方政府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次有力探索。但行政审批局模式是否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效的体制机制路径,是否为破解改革难题的“关键一招”,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背景入手,回顾了改革进程,明确了改革的核心目标——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以L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作为现实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详细介绍了L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的组建过程、运行情况。基于流程再造理论分析行政审批服务局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论证路径的有效性;运用整体政府理论对行政审批局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本文发现,通过组建行政审批局,对组织机构进行重构,实现政府部门职能的重新定位,使审批更高效、监管更到位,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微观干预,强化事后管理,有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权力运行,提高审批效率,提升行政效能,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效路径。但行政审批局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顶层设计不到位、权力削减困难、事项划转不完全、信息技术限制和审管衔接不顺畅等五个方面。其中,一些问题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沉疴痼疾”,应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局出发寻求破解之道。本文从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信息技术升级、强化审批机构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等五个方面,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不断完善制度体系,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环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