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基础之一。在实行住房供给市场化的制度条件下,中低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必然只能依靠住房保障制度来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房改以来,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以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为主要供给模式的住房保障制度。但是在制度的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保障覆盖面比较狭窄,以至于使得很多弱势群体的住房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这必然在客观上为住房保障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现实的要求。本文正是从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制度出发,选取了其中的廉租住房制度进行的尝试性研究。本文对廉租住房制度的研究,首先从基本概念入手,探寻了廉租住房制度构建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第一需要理论、公平分配理论和社会保障理论,回顾了我国廉租住房制度的演变,对现行廉租住房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深入分析并探求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随后研究了英国、德国、新加坡和香港等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做法,发掘了其对我国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启示。最后,针对我国廉租住房制度的实际,在对整个住房保障体系进行比较系统的思考的基础上,吸取了我国先进地区的成功的实践经验,为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建议。通过深入的研究,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廉租住房制度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行系统完善。我国廉租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廉租住房的准入、退出机制不健全;廉租住房建设资金不足;廉租住房房源紧缺;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覆盖范围狭窄。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住房保障实践得出了以下几点启示:明确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责任;建立系统完备的住房保障体系;将住房保障纳入法制化轨道;完善的住房金融政策、多元的住房融资渠道。针对我国廉租住房制度存在的不足,本文从宏观把握,首先给出了总体性的对策建议,一是确立政府在住房保障中保障主体的责任,将住房供应制度由目前市场供应“单轨制”转变为“双轨制”,划清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界线;二是确保保障性住房的公共属性;三是提高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认识;四是健全住房保障法律体系与依法设立廉租住房制度的管理机构。提出了完善我国廉租住房制度的具体对策,一是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准入、退出机制;二是创新资金融通制度和建立土地储备制度;三是完善保障方式,多渠道筹集廉租住房房源;四是扩大保障覆盖面,建立健全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扩大保障覆盖范围。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实现住房保障制度一体化。廉租住房制度是一项事关低收入阶层生存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研究课题,是党和政府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运行良好的廉租住房制度,既需要制度本身的优化设计,也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配合,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为解决我国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难题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