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性药物的分离及制备是当今国内外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已知具有手性的药物,其对映异构体可能具有不同的药效,有的甚至起相反作用,所以单个对映体的制备是目前手性药物化学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在单一对映体制备技术中,液液萃取具有设备简单、便于产业化、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生产过程连续化以及应用广泛等优点,因此它在单一手性药物的制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双相识别萃取体系在液液萃取中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基于此本文将对硝基咪唑类抗生素药物奥硝唑进行双相识别萃取分离研究,并讨论了双相识别体系中水相萃取剂与奥硝唑的相互作用关系。主要内容如下:1、本论文主要为奥硝唑对映体的定量分析提供一种高效液相分析技术,研究其流动相中异丙醇的含量、溶液pH值、流动相流速、色谱柱温度等对分离的影响,并对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奥硝唑对映体可以在大赛璐Chiralcel OD-H手性色谱柱上完全分离,分离因子可达1.8。分离最优条件: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冰醋酸(体积比95:5:0.1),进样体积20μL,柱温5℃,流速1.0mL/min。本文所采用的方法为奥硝唑对映体的分离及其分析提供一种新型液相色谱技术。2、双相识别对奥硝唑对映体萃取拆分研究:考察水相和有机相两相中手性萃取剂的种类及浓度、水相的酸度以及萃取体系温度等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药物对映体的萃取分离中,双相识别手性萃取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两相手性萃取剂的浓度对分配系数有重大影响,其中β-环糊精衍生物和D型酒石酸衍生物都对左旋奥硝唑对映体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在萃取体系中,酸碱度和温度与萃取分配行为具有密切关系。从文中可看出,该双相识别萃取体系对奥硝唑对映体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为单一奥硝唑对映体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3、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β-环糊精衍生物及BSA(牛血清白蛋白)与奥硝唑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对变量温度的考察,研究奥硝唑与羟丙基-β-环糊精及BSA包合作用的相关热力学常数;与此同时还通过改变溶液中醇含量和盐浓度来研究其作用机理;通过红外光谱法表征也可看出奥硝唑与羟丙基-β-环糊精发生了作用。本文所做的包结实验可以很好地解释手性萃取剂p-环糊精衍生物及BSA与奥硝唑相互作用的关系,为双相识别萃取体系中手性萃取剂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