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长,糖尿病并发肾脏微血管病变越来越多,由此引发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占透析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但透析治疗不但时间长、风险高,而且花费大,给患者本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越来越多受到关注,因其检测时间灵活,不受时间、进食以及运动的影响,且能反映患者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因此临床上应用广泛,已逐渐成为诊断及评价糖尿病的重要标准。而血清尿素氮、肌酐,尿常规中尿蛋白定性等传统用来检测肾功能的指标,因不能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肾脏损害,常常延误患者治疗及预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出现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远远早于尿蛋白阳性之前,β2微球蛋白(β2-ΜG)能早期同时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而尿MALB/Cr比值比单独进行MALB测定对病情监测更为及时,对疾病的判断也更为准确,计算比值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比单纯评估尿微量白蛋白更具临床价值,而随着生活水平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查体的普及,有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与糖尿病的关系密切,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已然将成为新的课题。 目的: 探讨血HBA1C水平及促甲状腺素(TSH)与尿β2微球蛋白(β2-ΜG)、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MALB/Cr等指标的关系。 方法: 本文选择检测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13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LB/CREA)比值、24小时尿蛋白总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的水平,比较各指标间的相关性,了解糖尿病肾病与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TSH的关系。尿MALB及尿β2-ΜG检测方法为免疫比浊法,尿Cr检测方法为肌酐酶HMMPS法,通过计算检测数据得到MALB/Cr。HbA1c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24小时尿蛋白(UTP)总量检测方法为终点法。促甲状腺激素检测方法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结果: 1.T2DM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血HBA1C水平、MALB、β2MG、MALB/CREA、24小时尿蛋白总量等数值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T2DM各亚组随糖尿病病程延长及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各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3.MALB、β2MG、MALB/CREA及UTP与HBA1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43,0.836,0.811,0.8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4.MALB、β2MG、MALB/CREA及UTP与糖尿病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705,0.830,0.633,0.6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 5.HBA1C、MALB、β2MG、MALB/CREA及UTP与TSH水平则无明显差异,各组水平无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血HBA1C水平可以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进展及预后。 2.MALB、β2MG、MALB/CREA是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敏感指标。 3.MALB、β2MG、MALB/CREA、UTP等指标的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4.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SH与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肾脏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