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审计绩效是国家审计组织和人员为实现其目标的有效输出,也就是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绩效;从审计组织规模的角度来看,国家审计绩效可分为国家审计机关绩效、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单位的绩效、国家审计项目的绩效和国家审计人员的绩效。随着“营改增”政策的落实,税收征管审计成为理论研究和实务领域的热点。所以,对税收征管审计的绩效进行评价,是提升审计监督层次和水平的重要手段。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HP的方法,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对税收征管审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为了达成有效的研究目标,论文首先探讨了税收征管审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概念界定,然后通过研究目前影响税收征管审计绩效的因素,包括投入因素和过程管理因素。在基于AHP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设置了对审计项目投入、审计队伍建设、审计对象监督、违规资金调查、审计报告出具等维度,继而构建了税收征管审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设置了具体的四级指标,并通过调研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经过基于G省税收征管审计的案例结果分析提出税收征管审计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改进建议:政府和审计机关完善税收征管审计法律法规制度、税务机关及纳税单位要规范管理,主动配合审计工作以及税收征管审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管理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知识运用水平等建议。相对于已有的研究,本文具有两点创新,一是将层次分析法(AHP)的理论应用到税收征管审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之中;二是在税收征管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对税收征管审计的绩效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