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支出的绩效管理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heng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规模不断扩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越来越广,支出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在一定时期内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财政收入为纳税人提供最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成为纳税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从上世纪开始,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西方国家普遍开始了新一轮的公共预算管理改革,其典型的表现是绩效预算在各国的广泛推广。它的运用是整个政府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变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国家预算管理改革,因为这些国家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国际竞争,不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政府之间的竞争。政府管理的效率日益成为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各国政府纷纷通过预算改革,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带动整个政府运行效率的提高,最终提升本国国际竞争力。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绩效预算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它有效地促进了政府改革,控制了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满足了各国预算改革的直接目标。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竞相仿效发达国家,在国内推行绩效预算改革。此外,政府作为受委托者有义务保证公共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即以最低的成本为纳税人提供最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作为监督者的纳税人有权利通过对公共支出状况的了解,对公共支出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促使公共支出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但是纳税人如何对公共支出进行了解和监督呢?这就需要建立公共支出绩效管理制度。公共支出绩效管理制度在政府和纳税人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公共支出绩效管理是近代财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主流趋势,而它同样适用于我国。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念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措施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路径之一。就我国公共管理的现实情况来看,过去长时期进行的财政改革主要集中在收入分配领域,财政支出管理方面的改革己显得严重滞后,传统体制所造成的预算不规范,预算软约束、财政支出效率不高等问题却一直没能提上改革议程,导致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一整套管理模式、管理结构和管理手段,在很多方面得以延续下来,财政部门长期以来重收入、轻支出、管理弱化的弊端仍然存在,可以说,公共支出管理是整个财政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中国财政管理的重心应从过去的收入管理转移到了收入管理与支出管理并重、而且更加重视支出管理。公共支出管理是财政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推行公共支出绩效管理,不仅可以完善目标考核制度,加强财政宏观调控,引导和规范财政管理,而且可以使纳税人监督政府各部门公共支出的使用情况,并通过网络信息、系统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政府公共支出活动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因此,从绩效管理出发来加强我国的公共支出管理成为了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在全国各处开始试点实践,为建立公共支出绩效管理制度积累经验。本文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本文研究公共支出的绩效管理,旨在通过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对公共支出进行管理与监督,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益,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发挥更大的效用。全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管理学中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这部分从绩效管理的涵义入手,分析了在企业管理中绩效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原则;并通过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分析绩效管理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在全文安排中具有启下的作用,对绩效管理在公共支出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借鉴意义。第二部分分析公共支出与绩效管理。首先点出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理论依据与系统框架。公共财政理论、公众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及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理论依据,而在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建立起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系统框架。其次分析公共支出绩效管理中的核心部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在遵循“3E”原则的基础上,包括评价主体与职责、评价内容、评价指标等内容。其中指标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是衡量绩效评价科学与否、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最后深入分析了绩效评价的方法,尤其是成本——效益分析法,并通过举例,说明净现值法与内部收益率法在实践中使用时的优劣。第三部分分析我国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改革。我国公共支出绩效改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萌芽,而后发展至今,虽处在初级阶段,但也颇有成果,已初步建立起绩效考评制度。在实践中,绩效改革主要存在着法律与制度保障薄弱、缺乏明确的管理机构、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不完善、评价结果缺乏约束力及信息统计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理论与实践中逐步解决。此外,这部分以南京引进精品剧项目的绩效考评为例,简述此项目绩效考评的各个步骤,评价考评的积极作用与不足。案例采用实证分析,深化了对绩效评价的认识。第四部分提出强化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措施。首先要完善公共支出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此体系主要包括法律制度和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其中规章制度是重点。规章制度的建立以绩效管理系统为基础,包括制定绩效计划、做好绩效沟通、完善绩效评价和进行绩效反馈四个部分。其次要推行绩效预算。绩效预算体现了以结果为中心的思想,与绩效管理的思路不谋而合。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决算中揉进绩效评价,能使公共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提高支出效益。最后要完善绩效评价配套改革措施。配套措施包括按照绩效评价信息的要求,利用网络系统,建立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信息库;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硬化考评的约束力;参照国外经验,本着先易后难的方针分布实施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本文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理论研究上,借鉴管理学中的绩效管理系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丰富了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系统四个组成部分的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研究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二是采用实证分析,不仅举例说明成本——效益分析法中的净现值法与内部收益率法在实践中如何选择的问题,还以南京引进精品剧项目的绩效考评为例,评价此考评的积极作用与不足;三是从具体操作的层面,系统地提出强化绩效管理制度的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民用住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的维护、保养和管理手段相对薄弱,主要从柴油发电机组维护管理现状、完善专业的机培训机构,做到持证上岗、建立应急预案管理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
本文主要讨论了六西格管理中现有的一些统计工具在实现六西格玛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在一些复杂情况下,原有的工具无法实现六西格质量水平。然后本文从六西格玛本身的核心过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问题逐步成为制约B2C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选择适合自己的配送模式,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将B2C物流配送模式分为四类并给出了对
根据2008年关于农民工定居与城市适应的抽样调查数据,探讨、分析了资本积累与定居的关系。在城时间、进城后职业培训情况、城市交往情况、家庭收入等因素对对定居农民工城市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社会发展,电力先行。电力工业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在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进行地质勘探工作过程中需要应用的技术正在不断的被丰富和完善,在众多新兴技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物化探技术,物化探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
以所在单位的省域网络为例,通过对原有省域网的路由结构的分析,提出了改进省域网路由架构的两种设计方案,通过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的原理以及优缺点,选定OSPF多进程重分发作为实
目的探讨整体康复治疗在干预颈椎病患者病情发展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治疗的颈椎病患者200例,按照双盲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
目的观察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联合超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动脉亢进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原发性肝癌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