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唯心”在艺术创作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从个人创作经验及围绕创作的思考出发,将论文方向定位于创作者的自觉自悟与艺术创作之间关系的探讨,进而阐明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如何实现“自性唯心”的精神传达——保持自身的真实,注重真正内心自我的信仰。所以本文将试图从两个方面完成对该课题的梳理:一方面追溯“自性唯心”的理论出处及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本文将着重讨论关于“自性唯心”在艺术创作中的实践研究及其在当代艺术中体现出的独特当代性,结合中西方艺术创作者的创作实践体会,从其个体经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艺术语言表达中去发现他们的差异和关联,继而延伸到本人自身的创作思路的研究。本文旨在探讨“自性唯心”在艺术创作中,不同思维方式传达的可能性和表达方式背后深层的人性关怀。  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明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通过梳理参考资料,分析了论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论述关于“自性唯心”的理论。分别梳理“自我”与“自性”的关系,“自性唯心”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第三章:从艺术思维方式的角度论述中西方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表达“自性唯心”的不同。进而梳理出中西方艺术之路殊途同归,并分别进行了艺术家个案研究。  第四章:论述“自性唯心”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精神传达。“自性唯心”——身体里的“灵魂”。着重分析中国当代女艺术家崔岫闻对“自性之语”的探索。  第五章:分析本人自身的创作思路,“自性唯心”是自我“私密性”过程的体验,并具有多重性的表达。本人是如何呈现的,将要如何呈现。  第六章:结语部分,总结了“自性唯心”在当下艺术创作中的影响,并提出了本文的结论和后续工作的展望。  本文首次将“自性唯心”作为研究艺术创作的线索提出,强调了“自性唯心”这种以心理为中介在创作中的独特和独立性。在以个体经验的体悟为创作切入点的艺术作品中,以关注人本身为创作原材料的作品,才更能贴切的从以人为本的层面来表达新境遇下人类不同的感悟。因此本人希望通过对“自性唯心”问题的思考与其在艺术创作中如何呈现的梳理及论述,完善本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方向与创作理论的认知,明确在当代艺术世界里自己的位置,对本人的专业创作起到一定的辅助和推动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中国绘画中光的内涵从属于中国绘画美学的哲学范畴,主要依附于用笔用墨、阴阳虚实等存在并与之具有不可分割的审美品性,它所表达的是作者的艺术情思和作品的艺术特征带给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