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农民形象建构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uzhixi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时期,是中共党史上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历史时期,《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是中共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和开展民众政治思想动员的标志性媒体。论文以《解放日报》上关于农民题材的报道作为研究范围,对农民报道中的农民形象建构问题进行考察,并对塑造农民形象的文本进行了解读,揭示了延安时期《解放日报》中宣传和建构的典型农民形象,深化了对中央借助媒介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理解,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研究。论文主要侧重于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改版后有关农民报道中农民形象建构的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解放日报》的发展历史,即《解放日报》的创刊背景、改版原因和其改版后排版和内容上的变化,厘清《解放日报》中农民形象建构所处的历史语境。其次,概括了延安时期农民形象建构的环境,总结了知识分子和农民,在延安政治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他们之间的双向启蒙关系,为农民形象建构奠定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此外,本章还从典型报道、对比报道和专题报道对《解放日报》中农民形象建构的途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再次,对延安时期《解放日报》中建构的典型农民形象进行了梳理,主要是生产大竞赛中的劳动模范、模范干部、新女性的塑造和二流子改造等四个分类形象。《解放日报》不但报道了典型的劳动模范和模范干部,分析了劳模表彰运动取得的成效,还指出了劳模运动开展中暴露的问题。同时,妇女也受到新观念的启蒙和教育,得到了解放,转变为新女性,积极参加革命和生产,进一步推动了革命的胜利。除此之外,还分析了“二流子”的由来和社会危害,以及边区开展的二流子改造运动。最后,分析了延安时期《解放日报》中农民形象建构的启示,认为当今报刊媒介一是应该维护农民利益,为农民利益代言;二是拓宽农民报道的渠道,加大农民正面形象的宣传;三是创新农民形象建构的方式,呈现农民的“生活视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社会和媒介对农民这一话题的重视和持久关注。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左”倾思想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名词。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一直深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对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的制定与实施产生了不良的影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食管癌快速康复患者术后半坐卧位正确率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将2016年8~9月品管圈改善前的95例食管癌快速康复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
针对去雾算法对存在大面积明亮区域的图像去雾效果不佳的问题,根据暗原色先验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明亮区域和天空区域识别的图像去雾算法。根据天空区域和明亮区域的特点,建立
在反腐败斗争中,群众举报的作用愈发显著,已成为纪检监察机关发现违纪违法线索的重要来源。以举报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时是否提供真实身份信息为标准,举报可划分为实名举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介绍了切分轧制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在应用过程中针对本厂的工艺特点,解决了在生产中应用切分轧制技术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