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剧是以剧本为基础,以演员的表演艺术为核心,对音乐、布景、道具、灯光、服装等多种造型艺术成分进行吸收与融化而形成的反映现实生活的综合艺术。戏剧可以指舞台上的综合艺术,演员通过戏剧表演和观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也可以指为舞台表演所创作的剧本,阅读者通过阅读剧作家的戏剧作品而走进跌宕起伏的情节、感受个性迥异的人物形象、品味人物语言、解决矛盾冲突,由此戏剧教学的舞台性和文学性都应该得到体现。目前各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均包含了戏剧选文,本论文旨在探索高中阶段戏剧教学策略,共分以下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从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一线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多个角度论述研究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策略的缘由和价值,随后从论文和著作里总结国内外关于戏剧教学的研究现状,最后论述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概念、特征和价值。对“戏剧”的概念解析包括追溯它的发展史、介绍五种艺术表现手段和特点。对“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解析则从戏剧教学的形式、目的和内容这三方面展开,其中对形式的探索是重点。我们将教学看作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所以教学策略应该在探寻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在发现高中生和戏剧之间的联系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戏剧是游戏的一种高级形式”的观点,阐述戏剧本身的综合性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价值,还发现学生的生活冲突可以通过以“冲突”为本质的戏剧进行表达和排解,为后文探索教学策略带来了启示。戏剧教学的目的是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找到依据的,戏剧教学的内容则包括教科书中的戏剧篇目、其它文体的文章改编为剧本和学生的原创戏剧。随后归纳了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特征和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意义,意义探讨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即扩充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重建了学生的积极自我、将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的戏剧观众。第三部分:针对高中语文戏剧教学开展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实证调查包括向城乡两所高中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和向两所学校的教师进行访谈。其中,问卷围绕学习兴趣、戏剧经验、学习方法、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五个维度设置单项选择题,还包括一道开放性问答题。调查的发现有:学生戏剧学习兴趣不高、积累的戏剧经验比较匮乏、戏剧学习方法缺乏指导。学生学习戏剧的目的较为功利,即为了提高语文学习成绩而非欣赏戏剧的艺术魅力,学生毕业以后不大会继续学习戏剧。相比较而言,学生在课堂表现较好。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喜爱以观看戏剧影像资料的方式学习戏剧,发现较大比例的学生喜欢改编和创作戏剧,还从开放性问题中发现城乡高中生戏剧学习的差异。在教师方面,教师本身对戏剧的了解十分有限,戏剧教学模式较为陈旧,虽然认同戏剧教学的价值但是较少组织戏剧表演活动。第四部分:逐一论述高中阶段语文戏剧的具体教学策略。在对概念进行解析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五点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策略。首先,应该注重课内鉴赏教学和课外阅读,即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并加强分工合作式的课外阅读。其次,是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便捷,积极搜集网络资源以拓宽学生视野,积极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再次,针对语文戏剧教学课时有限的现实,提出要建立学生戏剧社团,还原戏剧本身具有的舞台性,让学生在真实表演中体验戏剧魅力。随后是改编和创作戏剧的策略,我们提出既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以提高戏剧的立意,又要务实地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并强调要反复讨论和修改。最后笔者基于提出的“戏剧是游戏的一种高级形式”的观点,发现戏剧学习需要“规则”的指引,进而引入“学习契约”的策略,使得戏剧教学过程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