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造纸行业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生产体系,以优化生产工艺的方式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多年来广受造纸工艺研究者的青睐。淀粉因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在造纸工业中得到广泛利用,在纸厂实际生产过程中,淀粉通常在92℃下糊化后直接投入使用,而并没有根据淀粉的不同种类加以区分,这将严重影响淀粉的糊化效率及使用效果。因此,探讨不同种类淀粉的最佳糊化温度对提高生产效率及纸张增强效果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糊化温度为主要因素,探讨七种淀粉的最佳糊化温度以及糊化温度对接枝共聚反应和纸张增强效果的影响。利用体式显微镜观察七种淀粉糊化过程中的颗粒形态变化,并使用旋转式粘度计测定这七种淀粉溶液在糊化过程中的粘度变化值,综合颗粒形态和溶液粘度,直观地表现淀粉溶液在糊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探究不同种类淀粉的最佳糊化温度。研究表明,所选用的七种淀粉样品中木薯原淀粉糊化的最佳温度是85℃,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糊化的最佳温度是90℃,中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糊化的最佳温度是80℃,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糊化的最佳温度是75℃,低取代度两性淀粉糊化的最佳温度是85℃,中取代度两性淀粉糊化的最佳温度是90℃,高取代度两性淀粉糊化的最佳温度是75℃。以三种阳离子淀粉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五个不同糊化温度点下的淀粉溶液(必须包含初始糊化温度、最佳糊化温度、糊化完全温度这三个温度点)作为增强剂,加入打浆度为36°SR的漂白商品桉木浆中抄纸,测定所得纸张的撕裂强度、耐破强度和抗张强度,分析淀粉的糊化温度对纸张物理强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NC-1在最佳糊化温度90℃时纸张强度最佳,纸页的撕裂指数、耐破指数和抗张指数为5.127mN?m2/g、2.44 KPa?m2/g和37.645 N?m/g;中取代度阳离子淀粉NC-2在最佳糊化温度80℃时纸张强度最佳,纸页的撕裂指数、耐破指数和抗张指数为4.966 mN?m2/g、2.717 KPa?m2/g和41.525 N?m/g;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NC-3在最佳糊化温度75℃时纸张强度最佳,纸页的撕裂指数、耐破指数和抗张指数为4.901 mN?m2/g、2.716 KPa?m2/g和41.538 N?m/g。通过改变淀粉糊化温度和淀粉接枝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研究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特性。木薯原淀粉在最佳温度85℃下糊化后进行接枝聚合反应,利用体式显微镜和旋转式粘度计测定接枝聚合产物的最佳糊化温度,并与两种常用增强剂(两性淀粉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对比,探讨接枝共聚淀粉对纸张的增强效果。研究表明,接枝聚合产物的最佳糊化温度降低,在75℃下即可达到良好的糊化效果。当接枝共聚淀粉处于最佳糊化温度75℃时,对纸张的增强效果优于两性淀粉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且1%添加量下的接枝淀粉对纸张的增强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