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诱导细胞凋亡机理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ang19910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78年Francis首次报道了动物因饮用含蓝藻的水而发生死亡,由于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微囊藻毒素生态健康风险问题倍受国内外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开展有关微囊藻毒素检测分析、控制技术、毒效应及其机制以及健康风险等研究工作,其中微囊藻毒素的产生机制和毒效应机理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建立了水质和鱼体样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野外藻华水体藻食性鱼种白鲢体内微囊藻毒素的生物累积效应和分布特征,重点研究微囊藻毒素诱导鱼体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发生凋亡的毒效应和机理,并以细胞凋亡半有效浓度EC50作为新的细胞毒性指标,评价微囊藻毒素与苯系物诱导细胞凋亡的构效异同,探讨微囊藻毒素诱导细胞凋亡的构效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 建立了水体中两种典型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的简便分析方法。应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和Agilentl100液相色谱系统,MCLR和MCRR的绝对检测限分别为2.0ng和0.5n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5%和81.4%。于太湖流域长兴包漾河和钱塘江流域富春江水华的实际水样中分别检测到MCRR和MCLR,检出值分别为22μg/L和0.71~0.96μg/L,该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野外实际水样的检测。 (2) 建立了鱼体组织中痕量MCLR和MCRR的分析方法。应用Agilentl100液相色谱和四极杆电喷雾质谱系统,MCLR和MCRR的绝对检测限分别为70pg和40pg,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4.2%和88.4%;贴沙河白鲢鱼样品的肠、肝、肾、肌肉组织中检测到0.92~6.4μg/g的MCRR和0.51~2.μg/g的MCLR,主要富集在肠组织中,其次是肝和肌肉,在肾中富集较少,在脂肪组织中未检出;摄取吸收可能是微囊藻毒素在白鲢鱼体内累积的主要途径;食用贴沙河白鲢鱼导致的微囊藻毒素每日摄入量约为0.03μg/kg body weight,与WHO的标准值(0.04μg/kg body weight)非常接近,存在潜在的人体健康风险。 (3) 对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水体的统计学分析表明,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分别是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生物合成的关键环境影响因子;对于MCLR的生物合成来说,总磷是重要的限制性营养盐。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在早期急性肾损伤伴急性肺水肿临床治疗中应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128例早期急性肾损伤伴急性肺
指出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均每日产生的垃圾量逐渐增加,农村生活垃圾呈现多样化、增量化发展趋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日益严重。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通过研究贵州喀
<正> 本文就我国近十年来潮汐能利用作了简要回顾;对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作了初步评论;文末,对我国开展潮汐能利用的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一、回顾 1978年12月,由水电部
荀子立足于战国末期社会纷乱的历史语境,在延续儒家诗学礼化的基础上,通过视域融合的方式,在规模和体例上全面发展了先秦引《诗》传统,引《诗》证礼,使其在论述礼的内涵与重
扬子西缘康滇地区是全球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元古宙铁铜多金属成矿带。根据早期的勘探资料可推算出至少有10亿吨铁和6百万吨铜金属。该区自上世纪60年代几个典型铁铜矿床被发现
<正>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在30岁以上女性中发病率约占40%~70%[1]。子宫肌瘤患者可以表现为无症状或者多个临床症状,如子宫异常出血、继发性贫血、盆腔肿物、压迫
为了优化长白山野生高山红景天中主要成分红景天苷的提取工艺,试验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方法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响应面分析试验以红景天苷提取率作为响应值
中共中央于1946年5月4日发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以替换抗战后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实现耕者有其田。关于其形成的原因,学术界各抒己见。以史料为立论
企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企业上市不仅可以促进社会资本聚集,而且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
【正】 关于曹雪芹的思想立场和《红楼梦》思想倾向性问题,这些年来研究上存在着很大的意见分歧。反复争论中的许多文章,就其论点的主要倾向来说,大致上可分为三种主要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