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健康卫生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非织造材料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更柔软舒适、安全卫生、强度高、易加工。在这样的条件下,PE/PP双组分复合纺粘法非织造布成为新一代卫生用材料。它是将聚丙烯(PP)、聚乙烯(PE)加热熔融,经挤出机从复合纺丝孔挤出进入空气中,熔体细流以一定速度拉伸变细变长,同时冷却凝固形成皮芯结构的长丝,长丝经过铺网,采用热轧粘合加固形成非织造布。本课题观察了PE/PP纤维截面形状、非织造布表面微观结构,优化了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的热轧粘合工艺,研究了非织造布断裂机理,并将PE/PP纺粘布与PP纺粘布进行了结构、性能上的对比分析。PE/PP纤维是一种差别化纤维,根据用途来设计截面结构。皮芯型PE/PP纤维中PE比PP熔点低,使非织造布手感柔软,强力提高。热轧粘合是利用一对加热辊—刻花辊和光辊,对纤网进行点状加热。加热温度与皮层PE熔点相同,使PE熔融流动,而芯层组分PP熔点比PE高30℃左右,能保持原有性质不变,纤维相互粘结制得非织造布。粘合只发生在刻花辊轧点处。热轧机温度、线压力、线速度(即加热时间)是影响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质量的三个重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利用方差分析法,探讨了三个参数对纵横向断裂强力、弯曲刚度、透气性的影响。若以断裂强力为主要考察目标,则最优参数为:温度130℃,线速度13m/min,线压力70kgf/cm。对纺粘非织造布的结构分析表明,粘合点呈菱形,其大小、数量和分布规律都取决于轧辊的表面情况。PE/PP纺粘布粘合区纤维几乎未受损伤,保持单纤状态,而PP纺粘布粘合区纤维受到损伤,呈薄膜状,成为潜在的薄弱区。纺粘非织造布的断裂分为三个阶段,断裂首先从粘合点与周围无粘区交界的薄弱区开始。PE/PP纺粘布的薄弱区相比PP纺粘布强度高,断裂所需时间较长,粘结点结构几乎没有被破坏,拉伸时和周围纤维一起沿拉伸方向伸直。PP纺粘布的粘合点损伤比较严重,更容易受力断裂,表现为相对较差的力学性能。相比较而言,PE/PP纺粘布厚度小、强力高、伸长大、柔软、表面光滑平整、透气透湿性好,但产品均匀性、覆盖性、拒水性稍差;PP纺粘布恰好相反。强伸性和柔软性是衡量非织造卫生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良好的柔软性、强伸性、透气透湿性及良好的阻止反渗的能力,使薄型PE/PP纺粘布十分适合用作婴儿尿布、妇女卫生巾等的包覆层材料,成为单组分丙纶或涤纶热轧非织造布,或是短纤梳理热风非织造布的升级换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