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七言古诗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_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一生创作了两千多首诗歌,涵盖各种诗体,其中以七言古诗成就最为突出。苏轼七古因诗人丰富的人生经历而呈现出较为清晰的创作历程。初入仕途时期是发轫期,在朝时期是发展期,外任时期出现创作的高峰期,贬谪时期可谓是变化期、升华期。在与苏轼其它诗体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七古创作体现出一些特点。七古是苏轼表达思想情感、阐述意理的重要阵地,是凸显苏诗艺术特点及本色的最重要的诗体。  苏轼七古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包含酬唱赠答、写景纪游、咏物记趣、题咏书画等类别。各个类别都具有突出的表现特征,使得苏轼七古在题材内容方面体现出创新性。  在体制特征方面,苏轼七古也有十分突出的表现。长短句的使用、对偶句的运用、对其他文体写法的借鉴都有明显的表现。这些突出的体制特征表现揭示了苏轼雄厚的创作才华和极强的创新意识。它们亦是苏轼七古取得突出成就的重要因素。  品读苏轼七古,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与前代七古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学者之诗的味道和七古次韵诗创作兴盛的现象方面。这些富有时代性的表现给苏轼七古带来深刻影响,继而以间接方式对宋代七古乃至整个七古体裁都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新世纪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作为时代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崭新事物,它既是数字化进程的文化表征,同时其自身特殊的审美方式也折射、构建了当代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商品文化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一链,解放区文学极大影响了当代文学尤其是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的走向。不仅如此,解放区文学形成发展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是战时中国文学地
期刊
本论文以明代后期宣城文人沈懋学为研究对象,在联系沈懋学家族情况、生平经历的基础之上,广泛爬梳阅读各类古籍文献,对其诗歌、古文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诗文作品中的内涵特色。 
衡阳是革命老区,也是人口大市,离退休干部多,老党员多。再加上近几年国企改制,老党员安置问题日益突出,离退休干部党建任务繁重。为此,我们以贴近老党员、贴近实际为原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