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整合,对于青少年儿童民族精神的培养尤其重要,对提高全国中小学爱国意识、民族情怀和国家情怀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由于我国对中小学生武术课程开展的时间较晚,因此可开展和实行强度较弱。为了培养我国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中重要的基础内容——“体”,国家体育总局已经广泛开展了“武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效果,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旨在对即墨区50所中小学“武术进校园”开展的实现路径和影响因素做出充分的分析,通过个案分析和目前发展特色,并通过武术教师为核心的各项影响因素,并从经济、政策等外围因素作简要的分析,最终提出了即墨区“武术进校园”的实现路径及影响因素发展方案。研究结论如下:1.从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案来看,目前即墨区中小学“武术进校园”开展和实现情况仍与预期存在一定距离,从结果看,武术教师年龄偏大、学历普遍偏低、武术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都直接影响了武术教学课堂的开展。2.目前50所即墨区中小学中有39所采用线上教学课堂、段位制、武术健身操等武术课堂表现模式,但是仍然存在15所中小学武术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评分较低、教学评价形式缺乏。3.在对即墨区“武术进校园”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武术教师是作为开展相关活动的重要前提,其年龄、学历、武术段位都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另外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情况、学校领导层面对“武术进校园”的响应情况等等,也是影响“武术进校园”开展的客观因素。4.即墨区“武术进校园”的开展,要以优秀开展学校为代表,建立关联学校发展学习模式,开展区级武术教学平台,促进和监督相关学校的开展。同时,要丰富相关武术教学模式、提高对武术教学人才的引入、加强开展政策实施力度等,以刺激“武术进校园”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