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LD框架的目标跟踪算法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u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跟踪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在安防监控、智能交通、医疗诊断、国防军事等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局部跟踪与全局检测有机结合的TLD(Tracking-Learning-Detection)跟踪框架是近几年目标跟踪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传统TLD算法使用中值光流法在图像局部范围实现目标跟踪,同时使用级联分类检测对整个图像进行目标检测,最后综合二者的结果确定目标位置,同时利用半监督学习器对两者进行模型和参数的更新。该算法在长时目标跟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其鲁棒性还有待改善。本文针对传统TLD算法处理目标外观变化以及遮挡问题存在的不足,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阐述了TLD跟踪框架的结构组成及原理,系统介绍了传统TLD跟踪算法的中值光流跟踪器、级联检测器以及P-N学习器,分析了该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与分块权值理论的压缩感知跟踪器:通过使用两种互补的方式构造两个稀疏测量矩阵,分别提取图像的颜色(灰度)和纹理特征;对图像进行分层处理,并对每层图像进行高斯平滑;对每层图像进行分块处理,计算每个子块属于目标的隶属度作为该子块的特征权值;使用加权贝叶斯分类器计算样本概率,得到目标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半监督学习器:从时间、空间、相似度、大小四个方面建立四种不同的约束规则;使用模糊集理论对各约束规则进行综合,判断样本的属性。在TLD框架基础上,使用提出的跟踪器对目标进行局部跟踪,使用传统TLD级联检测器对目标进行全局检测,使用半监督模糊学习器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更新跟踪器和检测器,并输出最终跟踪结果。本文在多个测试集上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均能有效改善算法的跟踪性能,跟踪成功率在80%以上,跟踪效果优于当前主流跟踪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的战略问题是影响空管安全管理发展的全局性问题,需要在谋划空管安全管理发展战略规划中予以重视与关照。我国空管安全战略问题包括:确立现代空管安全理念,建立
目的探讨COX-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脑梗死病例组177人,对照组135人,采用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检测-765G/C(rs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