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词块法与大学英语写作水平相关性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听、说和读一直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同样是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学生的写作水平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作文平均分始终低于及格分。这里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也有教学法方面的原因。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我国许多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注意。他们先后引进和尝试了多种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比如结果法,过程法等,但是效果还是不够理想。随着词块理论的出现,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如何利用词块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类研究多数是以词块理论本身为依据的,而从其他理论视角比如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词块法和写作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很少。   本研究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培训、访谈、测试分析等研究手段,根据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培训过程中产生的积极变化来探讨词块法对大学英语写作的作用。参与研究的对象为广西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80名,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研究过程中,测试所收集的数量型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与描述。调查问卷和访谈所获取的数据采用归类和对比分析法定性处理。   通过对80份调查问卷以及6名学生访谈结果的分析,并对多次测试的成绩和语料进行对比,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   (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词汇量不足的问题,以至于常常无法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2)词块能力与英语写作水平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写作中词汇量丰富的学生往往拥有较高的词块意识以及较好的词块能力,反之亦然。   (3)词块教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以融入英语日常教学活动中。本研究证明提高学生的词块意识和词块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写作水平。   基于以上发现,研究者建议教师将词块知识引入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利用词块来组织句子和篇章,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通常认为,小句由动词层、屈折层和标句词层构成,其中汉语的标句词层包括左边界和右边界。本论文尝试从最简方案-制图理论的视角精确地描绘出现代汉语小句的句法结构,其主要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电影在国际文化的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外电影涌入国内的同时,华语电影也开始迈向国际市场。电影字幕翻译作为
这篇论文另辟蹊径,以格林兄弟的经典童话《渔夫和他的妻子》为切入点,运用互文性理论,对伍尔芙夫人的代表作《到灯塔去》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个拉姆齐太太不断讲述的童话和现行文本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继白银时代之后俄罗斯文学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文化复兴”。这是一个被革命推入高速运转轨道的年代,发生在其中的文学现象大都具有急剧转换和融合互渗的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