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蚕桑主题的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研究——以齐河古晏生态农庄为例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freedom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农村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能源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重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使得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逐步向农业资源融合发展的模式靠拢。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多年的农业生态园作为一个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激发了人们对乡野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憧憬,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蚕桑产业作为中国农业的原始产业,对于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农业的文化与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倡议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蚕桑产业在中国重新受到重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充分开发蚕桑产业资源潜在的多元化功能,其开发的多元化功能质量直接关系着中国蚕桑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以蚕桑为主题,运用生态学、循环农业、景观设计学等原理探讨了蚕桑农业生态园规划建设的内容和方法,并以齐河古晏生态农庄为例进行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生态农业和蚕桑产业的概念和内涵为切入点,对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概况及实践案例进行了概括与分析,归纳总结了农业生态园发展的四种模式及农业生态园的功能。  (2)探讨了蚕桑产业和生态农业的关系,提出了以蚕桑为主题的农业生态园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设计原则和蚕桑产业生态链的规划内容。以齐河古晏生态农庄发展蚕桑主题的农业生态园为实例,通过桑基鱼塘循环农业的模式来进一步实证以蚕桑为主题发展农业生态园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本文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以蚕桑为主题的齐河古晏生态农在进行了规划设计,整个园区按照“一带、两心、两馆、三区”总体布局,并提出了各分区的建设内容和进行了项目分区设计,总结了蚕桑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对中国蚕桑产业振兴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学习数学,使得教学效率下降,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初中数学题
构树是木本饲料植物,桑科落叶乔木,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也能生长在水边。喜钙质土,也可在酸性、中性土壤中生长。喜阳,也能在林荫下正常生长。构树的自然分布非常广泛,在我
小学英语复习是学生英语知识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整个小学英语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小学英语知识,还要形成相应的语言技能,对于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起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可用的资源和工具越来越多,极大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改善.而多媒体技术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科教学的教育技术,能够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