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国滇池周边的地名变迁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i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名是记忆历史的载体,滇池周边地区变迁地名数量众多、类型复杂、变迁方式各异。在滇池周边地名的诸多研究中,地名变迁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别地名的考证,而对区域内地名变迁的整体研究涉及较少,对滇池周边地名变迁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进一步复原清代、民国时期滇池周边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状况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变迁地名的性质进行了地名分类。根据方志的相关记载和清代、民国时期滇池周边地名变迁的具体情形,整理了城市街道、乡村聚落、水利设施等几种主要的类型,重点考证了其变迁的时间和变迁的过程,并对不同类型地名变迁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二部分根据第一部分中整理出的变迁地名,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地名变迁的特点。第三部分分析地名变迁的主要原因,主要探讨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分析地名变迁和社会、自然变迁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滇池周边变迁地名的整理,不难发现在清代、民国时期滇池周边的变迁地名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存。变迁地名涉及诸多类型,地域分布广泛。同时,变迁地名数量较多的类型也比较集中,主要是城市街道地名和乡村聚落地名。各类地名变迁分布总体呈现以下特征:(一)变迁地名主要集中在滇池北部和南部地区;(二)不同类型的变迁地名分布区域都具有集中性;(三)区域内部变迁地名分类比例结构存在差异。就地名变迁的时间上而言,呈现以下特点:(一)地名变迁区域结构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二)变迁时间上的集中性;(三)不同时期地名变迁具有不同特点。地名变迁的方式也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更名的反复性;(二)由繁入简,由俗化雅;(三)命名的时代性;(四)地名讹传。地名的变迁,深刻反映了历史时期区域自然和社会的发展状况,变迁中的地名保留了大量历史时期区域变革的史料。影响地名变迁的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自然因素可以归纳为,区域开发导致的滇池水位下降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两个方面;社会因素则包括:政治制度、战争、城市发展、移民和人口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开发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重大变革,在地名变迁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许多地名现在仍被保存下来,说明清代、民国时期是滇池周边地区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昆明的城市发展已经逐步向现代化方向迈进。
其他文献
房屋的加层设计应与房屋的抗震加固、强度加固相结合。多层砖混结构加固的关键是原屋面上反梁的设置,它有效地将加层后新旧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对原结构有加固作用,可提高房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着立法体系不完善、立法内容存在交叉和矛盾、某些立法授权不符合科学管理的规律等问题。为此 ,我国应当加强对环境管理体制立法的研究 ,注意
利用2001—2009年浙江省工业行业数据,采用DEA分析方法,首先对不同行业投资效率的平均值进行观察,随后对每一年的投资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众多行业中烟草加工业效
B2B电子商务网站竞争日益激烈,网站的访问流量成为影响网站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在众多的网站营销策略中,搜索引擎优化(SEO)是增加网站流量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网站建设过程
期刊
田湾核电站拟采用长周期换料策略,堆芯设计的改变需对设计基准事故进行重新分析。本文对反应堆入口主管道大破口失水事故进行了计算分析,在保守的初始输入及计算假设的基础上
在当前社会转型之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生了猛烈的撞击,原生态民歌作为劳动者创造的一份精神财富,其命运是各人文学科都颇为关注的问题,有关看法和议论沸沸扬扬、莫衷一是
教学理性是教师逻辑地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并借助一定教学工具或手段,实现预期教学价值追求的思维形式。教学理性赋予教师明确的教学价值追求、客观的教学生活态度以及自由的
作为胸部放疗的主要剂量限制因素,放射性肺损伤一直是临床工作亟待克服的难题。全文主要就放射性肺损伤及其相关生长因子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探索提供参考。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前的外周血液学特点,为肿瘤患者的血栓防治提供新线索。[方法]收集2003~2012年间收治的47例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发生血栓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
江苏是国内第二大出口省份,但其外资加工贸易为主体的贸易模式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面临诸多挑战与发展困境,其高碳类出口产品也将受到国际市场排挤,地区产业空心化风险也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