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定矫治技术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该技术现已成为正畸领域的一项常规技术。但在固定矫治中,由于托槽,带环及弓丝可以引起更多的菌斑附着,因此常出现牙龈炎症。其带环放置后,龈下菌斑的微生物组成发生改变。国内外学者研究了固定矫治器所引起的临床和微生物变化,所采用的手段大多为厌氧菌培养,实验过程中带环牙的产黑色素类杆菌、中间类杆菌增多,厌氧菌?兼性厌氧菌的比值增加。说明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是正畸带环所导致的龈下牙龈炎症的条件致病菌。因此,对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的控制,是治疗带环周围炎症的关键。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脂肪酸组分提取液制成的含漱液主要成分为短链脂肪酸,其酸性环境有利于抑制厌氧菌,扶植有益菌。且不易产生菌群耐药性、适用人群广泛、无副作用、疗效好。临床上有关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对固定矫治患者龈下菌群的敏感性研究未见报道。目的对已佩带固定矫治器6个月的患者采用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提取液制成的含漱液含漱治疗,然后对患者放置带环的牙齿进行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进行临床检查和龈下菌群的微生物学检查,以探讨治疗前后牙周指数和牙周可疑病原菌的动态变化过程,用于指导临床。方法采取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将所选择的30例固定矫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给予由乳杆菌代谢产物提取液制成的含漱液,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含漱。分别于含漱前、含漱后7天、14天、28天记录右上颌第一磨牙16治疗前后颊、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