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社会工作介入殡葬从业人员心理调适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s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殡葬从业人员一直以来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容易被社会和学术界忽视。随着殡葬改革的不断推行,殡葬从业人员这个职业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他们由于其特殊的工作场域与工作内容,在工作和生活中易形成心理压力与不良的情绪。心理调适是指人们在遇到心理压力或心理困惑时,可以主动通过用心理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调整和放松,以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正常状态的过程。然而,殡葬从业人员由于面临种种因素容易形成心理问题,但事实上,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不容乐观。本研究以殡葬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了殡葬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心理调适问题,以期引入社会工作方法探讨介入策略。本研究是笔者跟随A省殡葬协会课题组①开展课题调查时,针对H市殡仪馆殡葬从业人员开展的关于心理调适研究,了解运用具体实例关注一线殡葬从业人员的生活现状,了解他们的在面对特殊的工作任务时,职业环境与大众偏见等因素对其的心理状况影响及心理调适现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座谈、心理学量表与观察法等形式对不同工作岗位的40名从业人员开展调查,并用文献研究与数据分析方法结合社会学理论、社会工作视角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殡葬从业人员的心理现状主要为工作量大,心理压抑;相亲屡遭回绝,形成婚恋心理冲突;不主动握手已经成习惯,容易遭到社会偏见,害怕在社交场合中出现,孤独感和自卑心理明显;家庭关系紧张等。2.社会工作视角下殡葬从业人员心理问题主要为:工作心理压力大、人际交往困难、价值认同感低、婚恋心理冲突、自我减压和心理调适的意识薄弱与技巧缺乏。并通过社会工作理论视角从个体层面、工作层面与社会层面对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3.结合殡葬社会工作实践理论探索出培养殡葬社会工作队伍,设立殡葬社工岗位;运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作为介入路径。4.提出了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幸福感;开展"殡仪馆开放日",消除社会偏见;多层面联动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关注内在心理环境与工作场域以及建立心理调适与心理危机防御机制的对策建议。殡葬活动是社会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殡葬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殡葬从业人员的努力,因此关注殡葬从业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殡葬社会工作可以用其助人的优势介入到殡葬从业人员的心理调适方面,为殡葬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其他文献
人体某些部位的运动会对雷达回波造成相位上的非线性调制,称为微多普勒效应,如:心脏的周期跳动、呼吸引起的皮肤周期起伏、四肢的周期摆动等。利用这种调制信息,可以实现对人
<正> 这是宋代大诗人黄山谷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江西太和县任知县时所作。快阁在县治东赣江边上,是当地名胜。这里"江山广远,景物清华",令登临者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肝肾综合征(HRS)的疗效。方法选择肝肾综合征重度水肿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护肝、利尿、补充清蛋白、抗感染等基础治疗,观
MIMO雷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制雷达,已成为雷达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结合机载MIMO雷达在采用子阵级阵列处理时遇到的栅瓣问题,本文介绍了规则子阵划分方法,将时分虚拟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止血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62例进行急诊胃镜止血,分析止血效果及常用的两种止血方法的利弊。结果 1例患者止血无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