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透明质酸(hyaluronan,HA)是天然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的大分子粘多糖,在体外一般以钠盐(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形式存在,具有良好的粘弹性、生物相容性和保湿性,已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及眼科、骨科临和床外科等医药领域,其作为组织填充工程材料的研究也已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HA在生物体内易降解,存留时间短,严重影响其应用范围的扩展。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得到衍生物来延长其在生物体内的存留时间和提高其机械性能。而修饰后的衍生物分子量增大,粘弹性增强,不易注射,难以临床应用。同时,目前所用的结构修饰剂大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给患者造成难以预料的伤害。本研究以医药领域广泛应用的安全无毒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和生物源组分京尼平为交联剂制备交联透明质酸钠(cross-linked sodium hyaluronate,CSH)凝胶并探讨其颗粒化的方法和工艺,凝胶的抗酶解性和生物安全性。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磷酸盐缓冲溶液离子浓度、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聚乙二醇交联透明质酸钠(PEG-CSH)凝胶抗酶解性能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优化试验方案。结果得到聚乙二醇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磷酸盐缓冲溶液离子浓度为0.1 mol·L-1,反应时间为10 h,反应温度为60℃,此条件制备所得的交联凝胶抗酶解率为88.57%;以交联凝胶的溶胀度为指标,考察京尼平浓度、透明质酸钠分子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京尼平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影响,经过正交试验优化试验结果,得到京尼平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最佳制备条件:京尼平浓度为0.2%,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为260万Da,反应时间为48 h,反应温度为60℃,所得交联凝胶溶胀度为6.53;对PEG交联凝胶进行制粒,筛选并优化制粒工艺条件,采用改良咔唑法对所得凝胶的抗酶解性能进行研究。得到颗粒化PEG-CSH凝胶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用其体积6.5倍的95%乙醇醇沉,沉淀在50℃下干燥5 h,间歇瞬时粉碎后,分级颗粒,最后复溶得到不同粒径的颗粒化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所得的颗粒化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抗酶解率为80.53%。依据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对PEG-CSH凝胶、颗粒化交联凝胶进行动物皮肤致敏试验和皮内刺激试验,初步评价新型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的生物安全性。在小鼠皮肤表面涂抹新型交联凝胶考察凝胶对动物的致敏情况,表皮注射新型凝胶考察交联凝胶对小鼠皮内刺激情况。根据试验期间小鼠采食量和体重增量的变化评价涂抹或注射交联凝胶对动物生长的影响,观察小鼠局部、全身和行为反应,评价涂抹或注射交联凝胶对其行为反应的影响。动物试验结果为在小鼠皮内注射新型凝胶不会产生致敏或刺激作用,具有生物安全性。本研究优化所得的新型交联凝胶制备条件和颗粒化凝胶制备工艺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聚乙二醇和京尼平交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奠定基础,亦可以为新型透明质酸钠衍生物作为生物材料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