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于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入中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十分迅速。这一时期的西域僧人不仅通过各种方式在中原传教还将西域文化、西域风貌带入了中原,同时也引发了中原僧侣西行求法的热潮。而晋唐时期正是中原僧侣远赴西域、印度寻经求法的高峰,他们游履西域,远至印度、南海一带,留下了一部部宝贵的西域游记,向世人展现了精彩丰富的西行见闻和西域风貌,弥补了前代史书典籍中对西域记载的不足。继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晋唐僧侣在西域、中原间的往来活动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推至新的高潮,进一步扩大了人们对西域的认识与了解,人们所认知的西域地理范畴也不断扩大。晋唐僧侣带来的西域见闻也更是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对西域的书写创作,在中国文学西域书写的创作空间上完成了由神话到实录再到文学化的转变,不仅开拓了中国文学西域书写的地理空间也大大开拓了中国文学西域书写的想象空间。本文依据正史与僧传的记录,分四个部分深入阐释晋唐僧侣对中国文学西域书写空间的开拓。第一部分综述佛教僧侣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先民对西域认知的演变以及中国文学作品对西域的描绘。先秦时期《山海经》《穆天子传》中的西域光怪陆离,神怪众多,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直至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开始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但史传中的西域实录记载较为简略单一,描绘范围大多集中在新疆地区,较少有更远的开拓。第二部分详述六朝僧侣的往来活动与西域游记。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僧侣入华传法大力推动了佛教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对西方佛国的向往,促进了中国僧侣西行求法的热潮。大批僧侣前往西域到达更远的印度、南海一带国家并记录西行路上的见闻,详细记载了中国域外的人文风貌,不仅补充了南北诸史的缺漏,还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与前代神话、史籍相比,六朝僧侣的西域游记从神话想象走向实录,描绘的地理空间也更广,大大开拓了中国文学对西域的书写空间。第三部分是叙述唐代僧侣的西行求法活动及其影响,主要以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以及玄奘弟子慧立等人所撰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例,详述玄奘的西行经历以及西域诸国风貌。与前代相比内容更加丰富,玄奘的记载更详实,范围也更大,在实录的同时也将中国古代的西域书写引向了文学化。第四部分是简述晋唐僧侣西行求法活动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以《西游记》为例,从创作手法、创作母题和西行取经精神三部分阐述晋唐僧侣对中国文学西域书写空间的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