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来源核酶RNase P催化亚单位对人巨细胞病毒DNA聚合酶mRNA片段体外切割的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0821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肠杆菌来源RNase P是催化切割ptRNA 5′端成熟的天然核酶,该酶的催化核心为一个377nt的RNA亚单位(M1 RNA),能在具备高盐离子和适当Mg2+的体外缓冲环境中对RNA底物进行位点特异的切割。RNase P是结构识别酶,M1 RNA底物至少包括两个要件:1 游离NCCA-3′末端;2 特异互补的双链RNA区域。能与mRNA形成RNase P识别的底物形式的小片段RNA称为外部引导序列EGS(external guide sequence)。将EGS共价连接到M1 RNA的3′末端成为附属于M1 RNA的一段引导序列,称为GS。附带GS的M1 RNA成为了具备自我引导和序列特异切割能力的核酶—M1GS。 本课题以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聚合酶基因为靶序列,设计构建人工核酶M1GS,研究对该基因mRNA片段的切割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以RNase P为基础的反义RNA技术抑制病毒基因表达奠定理论基础。 从HCMV DNA聚合酶UL54基因序列中搜寻了11个适合GS互补的靶位,人工核酶M1GS转录模板DNA包含有T7启动子、M1 RNA基因、连接序列以及GS序列四个组成部分。 将UL54基因中M1GS靶位集中分布的4个不同片段分别克隆至pGEM3z质粒,形成PU54-A、PU54-B、PU54-C、PU54-D四个底物片段的模板质粒。 对M1GS DNA模板和4个底物模板分别进行体外转录,获得核酶M1GS的RNA片段以及带有32p放射性标记的四个底物RNA片段。将M1GS与对应的底物片段在含有100mmol/NH4+和100mmol/Mg2+的体外切割缓冲液中混合反应,从自显影结果中筛选到7个具备特异切割活性的M1GS核酶。 采用不同的M1GS核酶:底物浓度比例进行体外切割反应,确定了最佳核酶:底物浓度比例为2:1;破坏底物高级结构的切割实验表明,底物高级结构影响了M1GS核酶的体外切割效果。 我们的研究成功地利用引导序列,将核酶RNase P催化亚单位M1 RNA构建为序列识别的核酶M1GS,证实了核酶在抗病毒方面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先秦时期是我国传统思想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我国哲学思想的起点。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同流派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们思考人生、社会、宇宙的问题,这些极其重要的思想经过辩论、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生联系、进行交流的生活工作方式也逐渐网络化、虚拟化,学习、工作、娱乐都可以在因特网上进行。因特网创造了人们生活的第四度空间,也为犯罪分子创造了从事犯罪活动的新领域。洗钱、贩毒、走私、诈骗、卖淫、贩卖人口等传统犯罪类型,在因特网上呈现出难以管控、危害巨大、日渐泛滥的趋势。基于网络本身,也出现了匿名的垃圾邮件攻击网络服务器、政府机构网站、金融交易网站、病毒传播窃取个人身份信息
宫颈癌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疾患,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居女性生殖器官癌瘤首位,且近年有攀升趋势,有报道显示我国每年新增8万余例宫颈癌患者,每年死亡人数高达3万人
目的:探讨对进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肾结石患者实施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资中县人民医院进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102例肾结石患者作
基于牦牛所处地理环境,即青藏高原的特殊性,以及牦牛放牧这一生产方式在该地区第一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国内外学者从牦牛放牧系统的管理出发,对该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响应进
摘要:减刑作为一种有利于激励罪犯服刑改造的行刑制度,多年的司法实践表明,减刑有力地推动了罪犯改造积极性的提高,维护了监管机构罪犯改造1秩序的稳定。伴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这项刑罚执行制度的一些问题逐步显现。  关键词:减刑 问题 完善建议  一、减刑制度在刑罚执行中的积极作用  一是激励罪犯积极改造。减刑制度在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时,减轻其原判刑罚。在监狱对罪犯的改造执法活动中,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社会转型期间矛盾日渐突出。基层医疗卫生发展严重滞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医疗卫生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