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理人更迭时,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经营环境下,代理人可能出现的追求任期内收益最大化的短期性倾向,会与追求长期收益最大化的委托人出现效用目标矛盾,代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即将离任的代理人对长期收益驱动行为努力不足,使委托人长期收益受损,委托人面临较高的代理成本。一方面代理人更迭是每个企业都可能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长期收益驱动行为关系企业长期健康的发展,因此减轻代理人更迭下的代理问题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这种代理人更迭下的代理问题为研究背景,以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为侧重点,从微观契约治理角度着手,以委托代理模型为研究工具,探讨信息对称、信息不对称下两种不同激励契约中,委托人、第一期离任代理人、第二期继任代理人的双期三方博弈均衡解,分析不同激励契约在改善“代理人更迭下代理问题”上产生不同代理成本的决定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影响进行函数上的量化,在此基础上探讨契约改进的思路。本文研究表明:(1)“以行为当期产出为业绩基础的激励契约”下,存在行为努力分配偏差θ,由于θ的存在:①委托人要激励代理人使其总的努力程度或当期收益贡献行为最优,均存在长期收益驱动行为激励不足从而努力不足的情形,委托人长期收益小于“最优值”;②委托人要激励代理人使其长期收益驱动行为努力最优,必须相应提高对当期收益贡献行为的激励,存在当期收益贡献行为激励过度从而使代理人行为向量提高到一个不经济程度的情形,委托人支付的激励成本超过行为向量的产出,委托人长期收益甚至小于“次优值”。代理成本和θ成正相关关系。(2)引进行为业绩评价体系,“以行为多期产出为业绩基础的激励契约”是委托人改善θ、激励代理人加大对长期收益驱动行为努力、从而降低代理成本的一个途径,代理成本能否降低以及下降的程度(激励契约能否实现改进以及改进的程度)取决于业绩评价体系激励扭曲度γ和“以行为当期产出为业绩基础的激励契约”下努力分配偏差θ的大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