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新修订的课标强调小学古诗词教学要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受到知识本位、教育功利化等因素的影响,小学古诗词教学基本上变成灌输式的知识掌握、条分缕析的内容讲解的活动,不太重视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过程性、非线性的感悟自得,更缺乏对古诗词本身的尊重。不论是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是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来看,探索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新途径是值得探索的课题。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从学生、教师以及古诗词文本三方面出发探讨言语行为理论与小学古诗词教学之间的关系,并在案例分析以及行动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其一,在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国家与社会层面对古诗词的关注以及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状况,文献综述主要从言语行为理论与语文学科教学相关研究和小学古诗词教学相关研究两方面进行。其二,概说言语行为与言语行为理论,并系统阐述了言语行为理论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关系。其三,探讨了引入言语行为理论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基本价值。其四,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对小学古诗词教学课堂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归因分析。其五,行动研究的具体阐述。其六,综合以上论述,提出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其七,研究的发现与不足。论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切入点,将小学古诗词教学视为教师、古诗词文本、学生三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分析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崇尚知识本位,言语表达缺失的现象与问题,并在课堂观察与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进行归因分析。基于理论探讨,笔者还选取部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中的《咏柳》一诗实施行动研究,即将常规的《咏柳》教学与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咏柳》教学进行对比分析。在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论文最后提炼出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