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shucheng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得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和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合理性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的新问题亟待马克思主义的有力解释,国内外多元思潮激烈碰撞中的新辩题也亟需马克思主义的及时回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多种思想文化在中国交流交融交锋,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同时,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入耳入脑入心的工作仍有不足,社会上还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进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和落地生根的事业,旨在实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目标。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都阐述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截止到2019年6月24日,仅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目前举行的15次集体学习中,就有10次的主题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不仅关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且关乎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走向。本研究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诠释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习近平的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的详细梳理,对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参考借鉴,以“主体、对象、内容、途径”四个分析维度,对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展开学理分析。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的创新之处予以阐明;第二章对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形成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和时代背景进行探究;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重点对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观、对象观、内容观和途径观予以梳理;第五章对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的主要特征和时代价值进行思考。本研究对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展开剖析,为新时代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提供一定的文本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以电影《盲山》、《光棍儿》为例,从题材、审美取向、影像呈现三个方面,分析影片如何以贴近的方式表现当下中国某些地域农村物质和精神双重生活的现状,这类电影虽然在当
人畜共患病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也会对畜牧养殖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如何有效预防、控制和消灭人畜共患病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主要概述了人畜共患病的
<正>人教版高中新课程教科书《生物·必修1》P.14中写到:文特尔以及其他一些科学家认为,如果能人工合成含有这300个基因的DNA分子,再用一个细胞膜把它和环境分隔开,在培养基
<正>2010年10月19日,法国爆发上百万人参加的游行和罢工,抗议萨科奇政府的退休制度改革。当天,法国三分之一的航班停飞,上千所加油站关门,卡车司机慢行堵塞高速公路,影响波及
1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因全身皮肤松弛17年,左上肢皮肤白斑10余年,于2017年6月15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出生起出现面部、颈部皮肤松驰下垂,并缓慢向全身发展,因无其它症状
建立档案的目的是为了利用,不仅是为了收藏。档案的收集、鉴定、整理、保管、利用、编研等任何环节都要一丝不苟。在这些环节中,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是重中之重。在当今新形势下
<正>【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教学设计紧紧抓住题眼"发愤"一词展开,引导学生理解"发愤",寻
<正>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尊严。那么你知道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几面国旗,它们的样式涵义又是什么呢?它们又有哪些故事呢?大清国旗:黄龙旗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与
目的了解人防工程内空气及储水的卫生学状况,为战时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监测武汉市6个人防工程内空气中微生物数,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