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不仅让教师辛苦,而且让学生痛苦,极易导致教学重负低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习活动除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也是学习重要方式。因此,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亟待研究。本研究从理论上基于有效教学理念、课程改革的理念,试图建构初中数学“三环七步教学模式”,为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实践上,落实和应用“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教学策略或建议,为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实践借鉴。本研究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基于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反思,概述了本研究的目的与问题、方法与意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概述了相关研究。第三部分是理论探究部分,为本文的重点,具体介绍初中数学“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构建,包括“三环七步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基本内涵、理论依据、操作流程、操作案例、实施策略等方面。“三环”是指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即课前自主学习环节、课中展示分享环节、课后小结反馈环节。“七步”是指一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七个基本步骤: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典型分享、巩固·应用、小结·反思、反馈评价。模式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学习锦囊设计和学习小组建设。第四部分是课例研究和实践应用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比较详细了研究一位教师两次上课的同课异构,探讨了“三环七步教学模式”应用及其有效性。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反思,概述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经验总结与理论思辨的方法、案例分析和课例研究等方法,结合操作实例,较为系统地建构了初中数学“三环七步教学模式”,并开展实践应用。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初中数学“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理论基础好;(2)初中数学“三环七步教学模式”操作性较强;(3)初中数学“三环七步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