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罗科努—阿齐克库都克断裂(简称博—阿断裂)是一条斜切天山的大型活动断层带,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湖西南岸穿过阿拉山口进入我国,向南东方向延伸至吐鲁番盆地西南缘,全长千余公里,我国境内约一千余公里。断裂带的总体走向为北西向。在我国境内,该断裂的绝大部分展布于高山无人区和现代冰川活动区。前人研究表明该断裂于全新世仍有活动。本文在先前学者的工作成果基础上,对博罗科努断裂东南段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从而对博罗科努断裂东南段的构造变形特征、活动速率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在野外地质调查过程中采用开挖大型探槽和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的方法获取断裂的活动性参数。博罗科努断裂东南段Ⅰ级扇面垂直断错4.6m,Ⅱ级扇面累计垂直错断距离为11.2m。反向陡坎的最大坡角达到27°,反映出该反向断裂自晚更新世以来有过多次活动。结合测年数据综合分析得到Ⅰ级扇面平均垂直位移速率为0.6mm/a,Ⅱ级扇面平均垂直位移速率为0.93mm/a。推测断层地质剖面得到Ⅲ级阶地形成以来研究区南北缩短量为37.34m,由此计算得到Ⅲ级阶地形成以来的缩短速率为1.07mm/a。通过活动性参数的厘定、古地震法,由定量数据计算估算、综合分析得到博罗科努断裂东南段的历史平均震级为7.3级左右。利用地震活动断层及破裂分段、运动方式和平均滑动速率等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预测的博罗克努断裂东南段活动断层存在的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为7.5级。由古地震法了解到博罗科努东南段晚更新世以来至少发生过3次古地震事件,平均复发周期为6~7ka。最终,利用活动断层的地震潜势概率评估的方法,综合分析得到博罗科努断裂东南段未来50年的大震发震概率约为0.3%~0.4%,未来200年的大震发震概率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