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户水稻生产行为是影响农户收入及粮食稳定供给的重要因素。农户是农业生产的执行者,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农户息息相关,农户的生产行为会导致农业产业的走向以及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供给情况,农户的生产行为又引导着农民收入水平的走向。研究农户生产行为的特性、影响因素等,对于转变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研究思路:本文是从农户水稻生产行为角度,借助农户行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效益理论,选取南昌县210户农户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调查研究法、规范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农户的水稻生产决策行为、水稻生产方式选择行为、水稻品种选择行为以及影响农户水稻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影响,对政府和农户在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及政策,促使水稻生产能够持续的发展。本文的主要结论:(1)农户生产决策的行为特点是:选择行为具有经验性、求新性和保守型、模仿性和从众性。农户的生产方式行为受生产规模和农户的文化水平以及资金等因素影响。水稻品种的选择受到市场条件、种子价格、生长周期的共同影响。(2)影响因素的结论。农户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受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影响,外部因素包括土地投入、资金投入、生产成本、信息资源、制度政策等。内部因素包括劳动力数量及素质情况、劳动力的生产技能熟练情况、户主年龄等。(3)行为绩效分析结论。经济效益直接制约着农户水稻生产的可持续性行为,只有农户的生产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时,农户才能够持续的再生产。目前水稻种植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农户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化肥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粮食收入,水稻产业的链条延伸到了大批的相关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供了如下的建议:提高农户种植水稻经济效益、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使水稻生产进行产业化经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农户综合素质、提高粮食质量,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