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学专用教室设计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b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活动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美术教学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美术专业课程教学跟普通文化课程比起来有较大的差异,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所需的空间环境跟其他的一般性学科所需的空间环境也有所不同。 本文针对美术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对其室内教学空间环境进行实态测量和数据量化,通过综合分析和对比研究,从专业分类和技术的层面上讨论美术教学专用教室的功能布局与室内空间环境需求等内容,从中分析得出设计经验和改进意向;并提出在当前的美术教育发展背景下,该类专业教室的发展趋势,为高校美术院系教学建筑中的专业教室设计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参考模型。 本论文总共有六章,在结构上分为四部分,各部分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第一部分包含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引言和历史回顾。第一章讲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确立了研究起点和方向;第二章从理论方面简要回顾了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叙述了美术专业教育的内容及分类,为下文研究的展开作铺垫。 第二部分是第三章,进入对研究本体的现状调研,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之一。该部分选取了国内五所重点美术院校作为主要调研对象,从专业特点、行为模式、使用要求等方面详细说明了各类专业教室的使用状况;并对调研所得资料进行了具体量化,为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提供了基础。 第三部分包含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之二。该部分主要基于上一部分对高校美术专业教室现状调研所取得的成果,对美术专业教室的设计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其中,第四章首先从位置选择、内部设计、内部环境、公共空间四个方面分析了美术专业教室的设计要点。而第五章则是着重研究美术专业教室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自然采光;通过在调研中获得的不同采光形式的比较,分析得出相应的设计经验和改进意向。 第四部分是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该部分一方面对本论文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另一方面提出了当前美术专业教室的发展趋势,为以后的研究提出可参考的思路。 全文共约65,000字;图表294幅,其中图265,表29。
其他文献
专业镇是小城镇发展的一种成功模式,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注1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方向。专业镇如何实现长久并快速的发展是近年来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近期珠三角小城镇建设
南头古城位于现深圳特区的西部,珠江出海口东岸,解放初期仍是深圳地区(时称宝安县)的政府所在地。据史志工作者的研究发现,东晋成和六年(公元331年)南头古城同时成为了当时的
从上个世纪工业革新开始,过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都使城市社会在经济进步的基础上产生了大量的污染问题。这就使得城市交通在协助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也带来了一系列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枯竭、生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影响着城市发展与人们的生活。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对物质的急迫需求导致了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
当今的建筑设计领域越来越走向多元,参数化、信息化、生态化、协同性等倾向使得建筑设计越来越有别于传统,在这种形势下,以体育建筑为代表的大跨度建筑也深受影响,越来越体现出先
近年来,我国高校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也随着高校的新建、合并,而蓬勃发展,掀起了图书馆新建和老图书馆改造的高潮。在高校图书馆的设计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图书馆的造
在广州市“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发展战略下,黄埔区逐渐提升其在广州市区域组团中的地位,显现它在产业东移轴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传统工业区的黄埔,随着其地位的提
大学生宿舍在居住建筑中有着的特殊地位,兼有满足居住和环境育人的两种使命,因而选择大学生宿舍这一最基本、最典型的高校建筑为研究主题,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本文力图通过对
本研究依据我国大学图书馆建设实践的现状,在建筑科学发展的要求下,充分吸收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大学生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环境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