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nS材料环境友好,生物兼容性好,且可通过掺杂对发射波长进行调节,故近些年其光学性质被人们普遍关注。本论文针对ZnS:Cu纳米材料的发光特性以及荧光标记实验工作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ZnS:Cu纳米晶,并研究了其光学性质。实验结果显示出了,Cu2+的掺杂浓度、陈化温度和锌硫比等均会对ZnS:Cu纳米晶发光强度以及峰位移动产生影响。高斯拟合发现其发光由430nm,470nm,490nm,526nm及560nm多个发光中心组成,并对各个发光来源进行了详细的指认。(2)主要工作是研究了在合成ZnS.Cu纳米晶的实验反应中,首先改变能够提供Zn2+的前驱溶液的种类。因此,我们利用三种不同的前驱物制备ZnS:Cu纳米晶,分析了阴离子对纳米晶晶体结构、光学性质所带来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醋酸锌提供的Zn2+制备的掺杂纳米晶的晶粒尺寸及发光性质都明显不同于以硝酸锌和硫酸锌制备的掺杂纳米晶。(3)以前期工作为基础,利用发光效果最优条件下的ZnS, ZnS:Cu以及ZnS:Mn纳米晶来制备成荧光标记探针,用三种产物具有不同位置的发光波长对蛋白质的生物免疫检测展开工作。结果表明,我们所制备的荧光探针可实现对待测物人IgG分子的特异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