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自动化建设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0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和背景不断变化,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对土地利用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信息化发展推动了土地管理方式的转变,为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了更加科学、高效技术手段。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成果,也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规划数据库建设中,由于数据量庞大,建库过程繁琐,传统的手工建库方法难以满足信息化时代土地利用规划动态管理的需求。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的不断完善,为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的规范化、信息化、自动化提出了现实需求。计算机、网络、GIS、空间数据库等技术的发展为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自动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实现途径。基于通用GIS平台的组件式开发具有灵活、快捷等优势,能很好的适应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和管理需求。通过对功能、用户基础、开发成本等因素的分析,本文选择ArcObjects技术基于Microsoft.NET平台进行自动化建库功能的构建与实现,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综合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中区域特殊性、建库效率和质量等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动化建库方法,确定了自动化建库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并通过云阳县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实践应用证明自动化建库在经济和技术上确实可行。(2)通过对建库流程的分析系统地构建了自动化建库功能,在建库流程控制和管理、基期数据质量控制、规划要素自动处理、标准结构化管理以及数据可视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实现方法,并基于ArcObjects组件开发技术,开发了自动化建库系统原型。(3)将自动化建库方法应用于重庆市云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库实践,通过规范化、自动化的建库方式进行数据库建设和管理,不仅将每个乡镇的建库时间由原先的2-3天缩减到1个小时以内,而且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导致的误差,提高了数据库建设质量和效率。实践证明,规范化、自动化的建库方式不仅能够很好的满足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建库需求,还能提高建库效率和质量。基于GIS开发平台,实现了建库标准到软件的转化,减少了人工干预,将规划编制人员从繁琐的数据操作中解脱出来,促进了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在未来基于泛在网络的一体化国土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中,需要从各个层次和环节探讨国土资源管理规范化、自动化的实现途径,而数据库管理始终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自动化建库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对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情趣是情感和兴趣的统称,情感也称感情,是指人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语文教学有了情绪,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就会有愉悦的体验,心灵就会愉悦、舒展,思维就会飞翔,反之,如
稀土是我国的优势战略性矿产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和军事工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稀土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等长期居于世界首位,然而
长输管线油污水主要来自于试压及水顶油排空过程中,管线及油泵内存留的油料混入清水中形成含油污水。含油污水的外排既造成了环境污染,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本文针对油库及管
目的为有效提高脑梗死后遗症治愈率,减少致残率。方法将168例患者分为单纯组(105例)与综合组(63例);单组分别立针灸治疗(35例)、推拿治疗(33例)、中药治疗(37例),综合组采用针灸、推拿
研学旅行中,地理教师可以随手抓拍地理照片用于地理教学。地理摄影中,教师应树立处处皆资源、及时"抓拍"照片、照片与课程融合的意识;常用的拍摄装备有高清像素手机、单反或
热带珊瑚岛礁面积小且远离大陆,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旅游经济的兴起和其它需要,一些岛礁的开发
情感经常和物理表征联系在一起,积极和上联系更紧密,而消极和下联系更紧密。近年来,具身认知理论的兴起使得我们对情感和物理表征的联系(比如,好-上和坏-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
“一带一路”的提出加强了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联系。伴随当前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消费理念上的变化使得中国许多游客前往乌兹别克斯坦旅游。中国作为乌兹别克斯坦入境旅游的第一大客源国,在乌兹别克斯坦入境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在这里乌兹别克斯坦入境旅游的最大客源国中国为例,在相关理论的前提下针对目前乌国入境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文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
翡翠作为“玉石之王”,以其丰富多彩的色泽、细腻的质地、坚硬的硬度、良好的韧性、稀缺的产地成为最具收藏价值、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玉石品种,深受人们青睐。颜色带灰或蓝色
交往是人的本质需求和生存方式,通过反思交往异化实现人的自我复归和人与人关系的复归,才能解决伴随工具理性而来的种种现代性问题。然而教育实践中的交往教育却面临着理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