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排斥范式的教师共情测量工具的开发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1st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排斥是个体被团体或他人所排斥或拒绝时,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社会排斥事件在校园中常有发生,严重影响被排斥者的身心健康,亟需教师的关注。而教师作为学校的主要教育力量,其职业道德及专业成长需求均要求教师具有共情,以设身处地地进出学生的内部世界,去体验学生的情绪与感觉,并将自身所感受到的内容,用学生所能理解的语言与之沟通。基于目前国内并无专门针对教师共情的测量工具,本研究欲在体现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前提下,编制一份以社会排斥事件为诱发材料的共情测量工具,以此来了解教师的共情能力,为职前教师共情的培养、在职教师共情的培训提供测评工具,进而丰富我国在教师共情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我们通过两项研究开发了教师共情的启动材料与测评问卷。研究一分别对38名中小学教师与100名小学生的访谈与调查了解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排斥事件。并通过对排斥事件的整理、剧本编写、视频拍摄、视频标准化等过程,开发了能诱发教师共情产生的启动材料。研究二,以579名职前教师为被试,采用文献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法编制《社会排斥范式下的教师共情问卷》,运用T检验、相关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得出该问卷有认知共情、情感共情、行为共情三个维度组成,并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与效标效度。两项研究表明,启动教师共情的社会排斥事件具有有效性,由认知共情、情感共情及行为共情三个维度组成的教师共情具有稳定的结构。测量教师共情的工具由1段视频材料与25个项目组成,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社会排斥范式下的共情测量更能体现教师职业特殊性,能更准确地测量教师的共情。
其他文献
【正】 杜甫草堂在成都新西门外浣花溪畔,出城过百花潭,经青羊宫,沿溪上溯不远的地方。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年末,杜甫结束了他十载长安、四年流徙的生活,来到了成都浣
期刊
引言爪极永磁步进电动机(本文着重讨论的是梯形爪极永磁步进电动机)是永磁步进电动机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结构简单,控制功率小,电磁阻尼大并具有定位转矩,通常极数又多,可比一般永磁步
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在课堂上,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训练上适时奖励红花已经是极限奖励,但是,对于我的奖励机制来说,奖励红花并不是最终的极限,我认为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或是行
针对糖水水果罐头组织解体的严重质量问题,研究导致组织解体的原因和控制方法。通过对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的微生物污染途经进行试验分析,结合现行生产工艺,提出了生产中预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