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相关关系是一个重要而具现实意义的命题,不同的研究采取不同方式对其进行论证与阐述,但大多都立足于宏观层面或计量角度,因而往往在揭示了二者的关系后很难再进一步分析经济与金融相互影响的过程、作用机理以及其中的不足。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民营经济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县域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无论对于县域经济还是民营经济而言,金融支持都是保证并促进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县域这一相对微观的角度出发,研究民营经济成长过程中与金融发展的互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选择江苏常熟作为通篇研究的案例,一是基于其特殊的区域背景一一常熟作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见证了“苏南模式”的萌芽、发展与演化;二是在将其与周边县市(“苏南四小龙”中的其他三个县:昆山、江阴和张家港)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常熟的经济与金融发展道路对县域内的资源禀赋及初始条件约束较低,是大多数县可以遵循的内生增长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推广价值;三是在审视常熟经济、金融互动的过程中发现,常熟通过鼓励民营经济自身出资组建地方民营金融(农村商业银行)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无论对地方金融深化还是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都具有借鉴与实践意义。因而,作为我国一个普通的县域城市,常熟自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间走出的一条看似平常的经济金融发展道路,其中实则囊括了我国各个地区县域城市发展模式的共性(经济结构由国营、集体经济逐渐向民营经济转变)和常熟自我选择的特性(组建地方性民营金融机构来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并对我国其他县域城市发展路径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8章,除第1章导论外,第2章是对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理论及相关研究的阐述,第3章对我国县域民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现状进行了一般性分析,第4章在对常熟经济金融发展历程回顾以及与周围县域经济发展和融资模式比较的基础上,概括了常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实践的特点及现实意义,从而阐明了选择常熟作为下文研究对象的理由。第5章是常熟经济与金融关系的数量分析,第6章重点研究了地方民营金融机构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对民营经济的支持,第7章通过多方调查和企
业问卷剖析了制约常熟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问题及成因。第8章是全文总结及对策建议,首先提炼了常熟民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理论价值,其次探讨了常熟民营经济升级和金融支持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研究内容一:我国县域民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一般状况。这一部分旨在论证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金融支持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这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前提与现实背景。
研究内容二:常熟民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实践。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常熟经济金融发展历程,常熟与张家港、江阴、昆山的经济发展与融资模式的比较,常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实践的特点及现实意义,以及对常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的数量检验,民营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个案研究。文章的最后还归纳了常熟民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实践的理论价值。研究表明:民营经济发展是促进常熟市整体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动力,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金融的支持也推动了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整体经济的发展,其中以农村商业银行为主的地方性金融企业的金融支持与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地方性金融企业由于独特的优势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上发挥着突出作用,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常熟实现金融深化的过程是与当地民营资本的成长相伴而行的,金融深化在与民营资本成长相互促进之中得以实现是常熟金融深化和民营经济发展现实路径的最主要特点。
研究内容三:常熟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融资困境问题。研究表明,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制度与金融产品缺失、民营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和融资环境不完善,常熟仍旧存在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问题,具体表现在金融供给总量、金融供给结构和金融需求三个方面。
研究内容四:常熟民营经济升级和金融支持创新的路径选择。这部分研究主要针对研究内容三所分析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快民营经济的制度创新、创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整体素质、加强品牌建设和推进产业升级、构建适应常熟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创造促进常熟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融资环境、推进银行信贷品种与信贷管理制度创新、加强民营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等八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