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高年级小学生处在整个学习和成长的最初级阶段,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不确定因素,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矛盾和信息化、全球化带来的多元化思想价值观念的冲击,极大影响了这类群体的健康成长的外围环境,结果导致有些中高年级小学生是非混淆,善恶颠倒,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明确了此类群体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更是抵制不良道德行为的强大武器,为促使这一群体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保证。本论文旨在研究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发展状况与教育对策。本研究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其一,调查研究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现及现状;其二,分析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其三,提出改善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的对策。论文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理性分析,从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状、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性别差异、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荣辱观形成的年级差异、地区差异、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差异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的状况总体上认识比较高,但是在“崇尚科学”和“艰苦奋斗”这两个方面认识上有偏差;年级的差异、学校地区的分布差异也造成了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认识上的差异。笔者对中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五方面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对策。其一,全社会共同努力,特别关注小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发展问题。其二,特别加强农村小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其三,重点帮助小学生形成“崇尚科学”的健康价值取向。其四,引导小学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其五,促成小学生把良好的认知、观念有效地转化和固化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