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六世纪末,在欧亚文化的交汇中,西方的水彩画作为外来画种就此传入中国。时至变迁,水彩画经过历代水彩画家的探索耕耘,水彩在民众的普及程度和消费群体持续扩大,中国现当代水彩画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已具备较高的学术高度:从“水彩画”转变至“中国水彩画”的中西交融命题,面貌颇具浓厚的中国绘画情调,成为继油画、国画、版画之后的第四大画种。随着中国社会整体的发展变更,尤其以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美术思潮的兴起,在这种美术潮流林立的环境下,各个绘画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江西水彩作为中国水彩画版图中的一部分,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触抵。受困于地理位置的局限性,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江西整体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平都处于滞后的状态,却依然在多个时期留下了无法泯灭的印迹。毫无疑问的是,在看到江西水彩画家零星闪耀在中国水彩画坛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江西水彩画存在诸多问题。诸如:水彩作品探索性的匮乏,江西高校教育体系的缺失,缺乏水彩画学科的学术探索,水彩画家队伍后继乏人等。本文通过对江西本土近四十年来水彩画创作者和水彩画市场两方面,进行的科学梳理和研究,这既是一次对四十年来江西水彩画发展的梳理,也是对江西水彩画探索的阶段性总结。试图解决上述问题,并阐发江西当代水彩画发展方向、江西水彩画家的创作方向。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江西水彩画的发展,更关乎到地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面貌。企望能对江西水彩的研究者和创作者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