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进步和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驱动当今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丝路基金”和亚投行的设立等政策支持为我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积极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规划国际化经营战略。然而,在汽车行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的历程中,二者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与突出特点。本文以汽车行业为切入点,运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上汽集团与万向集团为样本,以其四个海外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从6个二级维度、24个三级维度层面,对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动机、战略及风险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编制数据编码表、等距量表进行案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金融危机带来的海外市场的机会,推动着我国汽车企业积极投身海外并购。国有企业的收购行为常带有国家战略因素,而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多出于对销售渠道与技术的获取;从战略上看,民营企业制定海外发展战略更加灵活且注重产业链布局,国有企业在跨文化整合管理上稍显劣势;从风险上看,投资经验与整合能力对海外并购风险的控制起重要作用。对此,本文认为,宏观上我国政府应从国际竞争的格局出发,以全局观的政策,适时的、积极的引导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或企业,制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全球化经营策略。民营经济与国有实体在海外并购中应加强联合协作,将国有企业在资金、政策上的优势,与民营企业的投资管理经验相结合,优势互补,建立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双高的国际化经营团队,促使行业的优势链条向国内迁移,带动整个产业的创新与提升。微观层面上,对立足于全球化发展的汽车企业来说,最根本的竞争力是产品质量过硬。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资本经营、注重人才的国际化、经营的本地化及对国际市场的研究,才能实现在全球化竞争中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