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前后期小说主题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w975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岛由纪夫——20世纪日本著名的作家,在其短暂一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的文学成就。但由于三岛1970年的自戕,他的作品最先是作为政治的载体介绍到中国以"供批判用"的。由于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再加上三岛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色情、武士道、天皇观等一系列的敏感主题,我国的研究者们不可避免的把三岛摆到了军国主义的位置上,因而也就带着政治的有色眼镜来解读三岛的作品,这些都使得人们对三岛作品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对三岛作品背后所隐藏的个人成长与文化因素视而不见。本文第一部分将对三岛由纪夫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状况做一个系统的整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三岛作品在国内的译介传播,其作品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对三岛本人的探究做了详细的整理。通过第一章的研究,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了解国内对三岛由纪夫研究的现状,从而也认识到了这些研究所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对三岛的研究不够全面,易引起读者对三岛作品及其本人的误解。所以本文将对三岛前后期的创作做一个全面的介绍,让三岛不再神秘,易于理解。在第二章中,笔者结合三岛的成长经历及其前期的作品来论述这时期三岛作品的主题。受三岛童年成长经历及古希腊艺术的影响,三岛前期的创作基本脱离现实,在自己的脑中构筑了一个美丑对立的奇特世界。在自己的文学世界中,大肆的赞扬美,却对美的未来充满着悲观与绝望,认为美终将走向灭亡。随着《忧国》的发表,三岛作品的主题开始发生变化。在第三章中,笔者结合日本战后社会状况及三岛后期的作品论述了三岛在战后日本民主运动浪潮的影响下逐渐从虚幻的世界走向了现实,他的作品中也出现了较多的现实因素,但三岛所认识的现实同实际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他总是期待社会的发展能够按照自己的设想来进行,所以三岛后期也只是从一个完全虚幻的世界踏入了一个自己想象的现实。通过对三岛前后期作品主题差异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且客观的了解三岛及其创作。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特征,构建了一套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以2009年上市的35家创业板公司2010年的业绩表现为研究对象进行因子分析,得到这35家企
亚里士多德眼中的勇敢,是以高尚为目的,并以正确的形式、在合理的时间勇敢地面对可怕事物;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以及恐惧和信心方面的适度。亚里士多德为了进一步厘清勇敢这一德性
微流控技术在过去的二十年开始兴起,并且已经实现了对微米通道中流体的控制。当我们把流体通道进一步缩小到纳米尺寸时,由于纳米尺寸接近于生物分子的尺寸并且与德拜长度相当
利用2010年陕西、河南两省城乡居民迁移状况随机问卷调查数据,以农村家庭为研究单位,按照家庭主要劳动力职业变更情况和居住(就业)地变更情况,将农户分为四种流动模式:本地农
《梦回繁华》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认识,激发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作为说明文单元
不同于地面地震,隧道空间的特殊结构使得其波场十分复杂,基于实际隧道模型的全波场数值模拟是有效认识隧道空间内波场传播规律的重要手段。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往多是基于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