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担忧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文献综述发现,国内外现有研究资料主要集中在病理性担忧的研究上,对正常担忧,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担忧倾向性的研究很少。研究青少年担忧倾向性,不仅是关注担忧普遍性的现实召唤,也是担忧研究的理论诉求,还是青少年心理发展课题的需要。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开放式调查等质化研究方法对青少年担忧倾向性的概念、结构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可靠的、适用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担忧倾向性问卷。研究结果表明,担忧倾向性是对未来或当下重要事件顾虑和思考的倾向,是一种长期的、习惯性的认知方式;青少年学生担忧倾向性是一个包含学习担忧、关系担忧、未来盲目性、缺乏信心和健康担忧五个因素的概念结构。青少年担忧倾向性问卷是担忧倾向性的操作化界定。本研究通过结构探索研究、预测、正式施测、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一个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再测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和实证效度等心理测量学特征方面均较好的五因素整体担忧倾向性问卷。利用青少年学生担忧倾向问卷对青少年学生担忧倾向性的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学生担忧倾向性基本处于中等程度水平,从小学四、五年级至高中阶段,青少年学生担忧倾向性水平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而到大学阶段有所回落。青少年学生担忧倾向性在性别、年级、常住地和父母教育方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高三学生显著高于其它各年级学生、受放任型父母教育方式、溺爱型父母教育方式和专制型父母教育方式的学生均要显著高于受民主型父母教育方式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