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lo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提高办学质量已成为高校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教育管理观念深刻转变,社会参与意识不断提高,高校办学主体性责任逐渐加强,多元主体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治理格局已初步形成。地方高校承担着为我国区域培养输送大量高等教育人才的重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规模扩张和办学结构调整,目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是地方高校办学目标的第一要务。发展至今,我国地方高校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保障方式。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要求地方高校立足自身办学基础,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实施转型试点发展。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面临新的挑战,如转型发展带来的办学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的调整、培养模式的变革、地方政府和区域内的行业企业以及公众利益诉求的转变等问题,都深刻影响着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新时代背景下,面临转型发展趋势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谁来保障?”、“如何保障?”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政策的梳理,归纳总结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和构成要素。通过制度文本研读和访谈,了解当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发现其存在如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主体单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缺少量化考核标准、监督维度不全、外部反馈不足等问题,并从缺乏质量保障文化、质量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质量治理观念守旧、外部反馈机构建设滞后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设想上,借鉴美国州立高校在人才培养质量制度保障方面的成功经验,认为构建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应遵循科学性、全过程性、全员参与以及持续改进的原则,并构建一套由人才培养的目标、资源保障、运行管理、质量监控、调整改进并以校内外利益相关者信息诊断与反馈为主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在具体对策上,提出政府要转变角色,发挥宏观调控;高校要更新观念,鼓励多方参与,逐渐下放管理重心,激发院系办学活力,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健全教学激励制度;同时还要加强信息公开,与政府一起支持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展等建议。以期能够切实促进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以监察调查权为研究依据,考虑到监察体制改革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当前的学术成果大多围绕监察机关执法办案规范,为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理论智库。本文以强制性监察调查措施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目的在于为监察机关更好的适用强制性调查措施提供理论参考。基于此,本文将研究框架划定为为五个部分,采取层层深入的技术路线设定研究思路。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首先对强制性监察调查措施这一新生事物展开理论剖析,明确其内涵
随着生态环境损害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办与国办在2017年颁布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将赔偿磋商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前置程序。在诉
目的了解2011-2015年甘肃省人民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5年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SAU 1817株
工程结构在服役期内往往会遭受不同形式的自然灾害,其中地震造成的损失通常最为严重,非线性数值模拟技术作为探究工程结构灾变机理的重要手段,始终受到工程和研究人员的广泛
手在人的日常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正常的抓握中,手腕更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研究用于残疾人的上肢假肢对于恢复残疾人的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商业化假肢手腕存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对原有干涉仪的软件、硬件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观测方案对一些较为特殊的云内闪电放电事件进行定位观测,对其辐射源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全文共
在聚合物表面引入多级粗糙结构并降低表面能可以提高其表面的疏水疏油性.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在尼龙6(聚酰胺)表面引入活性基团,即或将尼龙6材料表面的酰胺键还原成仲胺,或硅羟
2015年4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试行办法》,标志着自贸区确立了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相适应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自贸区外商投资
<正>2016年5月14—15日,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清洗保洁专业委员会在重庆召开主任专题研讨会。参会的清洗保洁企业实地观摩了重庆优秀保洁企业的创新项目,并围绕跨界发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