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ESWAN序列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脑微出血(CMB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EH患者CMBs脑内的空间分布情况;测量EH患者不同部位CMBs的CPV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材料和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3.0T Signa HDX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对31例合并CMBs的EH患者、20例性别和年龄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序列和ESWAN序列扫描;观察ESWAN序列与常规序列检出CMBs的情况;分析不同观察者对EH患者CMBs病灶数目分级诊断的一致性;比较EH患者不同分布部位CMBs病灶的患病率;测量皮层-皮层下区域、基底节/丘脑区、幕下区CMBs病灶的CPV并检验有无统计学差异;比较EH患者CMBs病灶与正常对照组红核和黑质的平均CPV;将各分布部位CMBs病灶的CPV与EH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ESWAN对CMBs病灶的显示效果较常规序列好。不同观察者对ESWAN序列CMBs病灶数目的分级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31例EH患者中,共发现CMBs病灶127个,以基底节/丘脑区患病率最高,其次为皮层-皮层下区域,幕下区最低。测得所有CMBs病灶CPV取值范围在-0.73--0.23弧度,均值为-0.45弧度。各分布部位的CMBs病灶平均CPV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H患者各分布部位CMBs病灶的平均CPV与正常对照组红核和黑质平均CPV有统计学差异(P<0.05)。发生于皮层-皮层下区域CMBs的平均CPV:≥65岁组与<65岁组、高血压高-极高危组与低-中危组、高血压病程≥10年组与病程<10年组、合并腔隙性脑梗塞(LI)组与无L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位于基底节/丘脑区CMBs的平均CPV:年龄≥65岁组与年龄<65岁组、高血压病程≥10年组与病程<10年组、合并脑白质疏松症(LA)组与无LA、合并LI组与无LI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幕下区CMBs病灶的平均PCV在基线资料各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皮层-皮层下区域CMBs的平均CPV值与年龄、高血压分层、高血压病程呈负相关(P<0.05),与LI的存在呈正相关(P<0.05)。基底节/丘脑区CMBs病灶平均CPV与年龄、高血压病程、EH患者收缩压呈负相关(P<0.05);与LA、LI的存在呈正相关(P<0.05)。EH患者幕下区CMBs的CPV与基线资料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SWAN序列对CMBs病灶的检测优于常规序列,且其重复性较好;EH患者CMBs的好发部位依次为基底节/丘脑区、皮层-皮层下区域、幕下区;测量脑内不同区域CMBs灶的CPV,建立相应参考值范围,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量化分析CMBs病灶的铁含量,为进一步探讨ESWAN序列对CMBs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影像学依据;EH患者皮层-皮层下区域、基底节/丘脑区CMBs的CPV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测量CPV有望在CMBs的病理改变、临床进展及预后情况研究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