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同时也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规范的经济行为,影响甚至阻碍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研究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对于理解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对于理清解决目前地方政府存在的不规范经济行为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一个双重属性框架下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实证地逻辑一致地解释,客观描述了其背后的机制;并对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所导致的结果进行了规范分析和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观点包括:1、中国地方政府表现出的种种经济行为是处在经济和政治双重竞争环境中从而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属性的必然选择。2、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总体特征是博弈性、非规范性、(反)市场性和短期性。3、纵向关系中的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可以描述为经济抗衡与政治服从。政治服从制约和限制了经济抗衡,即政治属性约束了经济属性。4、横向关系中的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可以描述为经济竞争与政治晋升角逐。政治晋升角逐激化和放大了经济竞争,即政治属性强化了经济属性。5、由于在经济和政治双重竞争中所处的相对位次不同导致了不同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差异。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双重属性框架,对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逻辑一致的解释;刻画了地方政府官员之间存在的政治晋升博弈,从而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特别是置于横向关系中的经济行为给出了新的解释;并在双重属性框架下对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