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人颅骨标本模拟人的颅部环境采用DH5937动态应变测试系统检测到不同部位和不同作用力撞击人颅骨后眼眶内壁筛骨为最容易受到应力作用的骨骼,遭受的应力、应变最大,是主应力方向。为临床上非爆裂性眶壁骨折病人中多伴发眶内壁骨折这一现象的发生机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通过系统分析眼眶壁骨折病人眼外肌功能和视功能损伤的临床特征,重点提出了对爆裂性内、下以及内下眶壁爆裂性骨折的CT亚型分类的新观点和分类方法并报告了不同亚型病人眼外肌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这对相对定量评价和指导临床研究有临床实用价值。同时首次总结出东北地区引起爆裂性和非爆裂性骨折的首要致伤因素分别是殴斗和交通意外;爆裂性眶壁骨折病人眶内壁骨折发生率最高,眶内下壁骨折复视发生率最高、眼球内陷程度最重。眼球破裂伤和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分别是导致爆裂性和非爆裂性眼眶骨折病人发生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伴有视神经管骨折的后部眶壁骨折患者的致盲率最高,应根据病人视力的具体情况决定激素和手术治疗方案。同时也论述了眼眶骨折整复手术残存复视的治疗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