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纪之初,组织管理实践的一个明显变化是,效率优位已被质量优位所取代,质量和顾客满意将成为21世纪全球组织管理的主题。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在1995年提出,“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近年来,随着人们认知程度的不断加深,质量管理不但在私人部门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越来越引起公共部门的关注,并且开始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公认的突破质量困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的行政改革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中国政府的职能和管理方式转变并没有完全到位,中国政府管理的质量问题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构建质量导向型政府是时代的必然。本文在介绍质量与质量管理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公共部门引入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阐述质量导向型政府的若干特点。本文对中国政府管理面临的质量困境进行了剖析,并就构建质量导向型政府的发展路径提出若干建议。第一部分:质量导向型政府的理论基础。介绍质量与质量管理有关概念及质量管理的四种主要模式,并简要介绍各国政府机关管理导入质量管理的情况和各国政府管理改革以质量与消费者满意为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质量导向型政府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界定了质量导向型政府的定义及其重要特征。当代中国政府管理问题分析。首先,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决策失误及具体行政行为低效等三个影响因素对中国政府管理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其次,指出目前中国政府管理导入质量管理在实践上存在着价值层面、技术层面、系统性及法制化等四方面的问题与不足。第三部分:以当前公安机关质量管理为例,从当前公安机关管理的现状入手,对公安机关质量管理问题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第四部分:构建质量导向型政府的若干建议。建设质量导向型政府需要从价值层面、技术层面及相关的保障机制方面探索措施,建议从树立服务理念与质量意识、建立科学的质量测度制度、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管理培训、建立质量激励机制、积极推动政府信息化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七方面构建质量导向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