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是课程的纲领性文件,地理课程标准作为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地理课程教学、考试命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不同版本的地理课程标准的对比以及发展阶段的划分,回顾地理课程标准的演变发展历程,能更好的加深对课标的理解,指导中学地理教学实践。本文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版本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进行简单介绍,接着从总体框架、课程结构、目标、必修课程内容上对不同版本的地理课程标准进行对比与分析,然后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将地理课程标准划分为基本恢复、实验探索、改革发展、改革创新、改革深化五个发展阶段,探究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归纳地理课程标准总体演进趋势,最后根据地理课程标准总体演变趋势及最新阶段的发展特征,得到关于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启示。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总体内容得到发展和深化。组成要素的逻辑性、系统性、层次性增强,课程结构、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仍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结构趋于完善和合理,内容更加丰富,必修课程减少,选修课程增多,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增强;课程目标经历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素养立意”的转变,从双基教育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转换;必修课程内容中的核心要素不变,课程难度降低,主题教育时代性凸显,表述方式更具操作性和考察性,认识水平层次逐渐上升。第二,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基本恢复阶段的地理课程标准主体内容基本保持不变;实践探索阶段地理课程目标逐渐由基本知识要求向能力培养要求转变;改革发展阶段的地理课程目标进一步扩大能力培养范围;改革创新阶段主体得到丰富完善,总结概括性强;改革深化阶段更加注重精细化与层次化,目标得到升华。第三,地理课程标准的演变及其特征对中学地理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1)在教学目标上,充分理解课程目标的内涵成为首要任务,培养中学生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成为重要目标;(2)在教学内容上,降低地理必修课程教学难度是方向,加强海洋与国家安全主题教育是必然;(3)在教学方法上,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成为教学发展趋势,地理教学资源开发整合成为新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