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突发事件诸如地震、火灾、恐怖事件等给现有通信系统带来极大压力,应急通信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卫星通信便携站具有覆盖面大、无缝隙覆盖等优势,非常适合应急通信的要求,同时,卫星通信便携站位置的正确选择,能够以有限的成本投入达到更好的应急效果,也能够及时有效地反映整个突发事件现场的通信情况,方便指挥中心做出正确决策。因此,卫星通信便携站的应急选址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关于卫星通信便携站选址方法的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应对突发事件的卫星通信便携站选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在理论与技术上,给出突发事件发生后卫星通信便携站应急选址的覆盖模型,丰富和完善了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卫星通信便携站选址的研究。在实践上,将卫星通信便携站选址合理应用到应急通信管理中,对大规模突发事件的卫星通信便携站选址问题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为本文给出的卫星通信便携站的应急选址模型的潜在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给出了突发事件发生后卫星通信便携站选址问题的有关概念和数学描述,为突发事件下卫星通信便携站选址方法的提出奠定了基础。(2)给出了突发事件发生后卫星通信便携站的集覆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为了解决突发事件下卫星通信便携站选址问题,提出了一种目标函数为建站数目最小的优化模型。卫星通信便携站的应急集覆盖模型考虑在时间满意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应急点被卫星通信便携站全部覆盖;进一步地,通过对模型的计算与分析,运用软件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3)给出了突发事件发生后卫星通信便携站的最大覆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为了解决突发事件发生后卫星通信便携站选址问题,提出了一种目标函数为应急点时间满意度之和最大的选址模型。在所提出的卫星通信便携站的最大覆盖模型中,重点考虑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满足最大程度覆盖应急点的情形;进一步地,通过对模型的计算与分析,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文章的最后总结并阐述了卫星通信便携站的应急选址模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卫星通信便携站的应急选址模型的主要贡献和局限以及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