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聚落是我国农耕文明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祖先们的智慧结晶。海南作为中国最南端的岛屿,全年长夏无冬、阳光充沛,椰风海韵;因历史、地理原因,自古孤悬海外,是中国未受开发和污染的岛屿,被人们誉为“南海明珠”,堪称人间天堂;而今天的海口作为海南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影响海南岛传统聚落发展演变的重要节点,也是自行政建制以来海南岛上规模最大的传统城镇聚落。海口的传统聚落分布广泛,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也因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宗族信仰不同,使得海口的聚落形态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特征,深入系统的分析海口传统聚落形态特特征是本文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本文以海口的传统城镇聚落和传统乡村聚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聚落形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海口传统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历史脉络、营造思想和空间构成要素等方面,综合阐述海口传统聚落的形态不同特点,探索海口传统聚落形态形成的原因。期望能对海口及其邻近地区开展“生态文明村”、“共享农庄”建设及古村落、古建筑保护提供借鉴参考。论文研究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对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作全面的阐述;第二部分为历史研究,从研究的对象和载体出发,以海口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从历史脉络上进行梳理,从时间维度上归纳出海口的聚落形态形成及嬗变特征;第三部分为比较研究,通过对海口传统聚落营造思想比较和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比较,从聚落选址思想到形态构成要素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海口传统聚落形态形成的原因,最后建议按照现有的村落形态对其进行分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