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烯(PP)作为产量最大的树脂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包装、纺织品、建材等行业。由于其氧指数低,燃烧时发热量大,产生浓烟和有毒气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本试验选用了不同的偶联剂对纳米Al(OH)3和Mg(OH)2进行了表面处理,研究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对聚磷酸铵(APP)进行表面包覆的最佳工艺,通过配方优化设计,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Al(OH)3/Mg(OH)2/微胶囊APP/PP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氧指数仪等现代测试手段对所制得的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研究分析了影响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经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的纳米Al(OH)3和Mg(OH)2粒子能够均匀地分散在PP基体中,且与PP基体的界面结合良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包覆材料,不仅能够改善APP与PP的相容性,提高APP的热稳定性,而且能够起到阻燃增效的作用。对于纳米Al(OH)3/Mg(OH)2二元阻燃体系,当纳米Al(OH)3/Mg(OH)2的含量比为1:3时,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氧指数达到22.0,力学性能下降不明显。对于纳米Al(OH)3/Mg(OH)2/微胶囊APP三元阻燃体系,三种组分之间存在协同阻燃效应。当纳米Al(OH)3、纳米Mg(OH)2、微胶囊APP的含量分别为3%、9%、8%时,复合材料氧指数达到26.2;与PP基体相比,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了25.9%、51.7%,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不受影响,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但仍能满足使用要求。结合冲击断口形貌的观察,文中还分析了阻燃剂粒子与PP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性能,讨论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