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肺移植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治疗晚期肺部疾病的方案,为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肺部疾病患者带来重获健康的福音。然而当前肺移植发展停滞不前,其主要原因包括:(1)在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和手术费用昂贵的大背景下,患者通常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进行肺移植,从而错过最佳的手术时机;(2)目前可供移植的供体肺数量不足以满足临床需求,停留在等候名单上的死亡率高达22%;(3)即使患者进行肺移植手术,也有可能因为术后早期原发性移植物障碍(Primary graft dysfunction,PGD)、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慢性排斥反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机械通气在肺移植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恰当的机械通气可能会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主要包括:小潮气量通气、肺复张、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及相对适当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它在术前管理供体肺和肺移植接受者、术中的机械通气及术后肺移植的管理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肺移植围术期有创通气的主要策略。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就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肺移植围术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